掌握防溺水知识“救”在身边

遂宁日报 2018-08-21 09:25 大字

8月15日上午,遂宁市城区一名6岁女童在翰林名苑小区游泳池不幸溺水身亡。

8月14日下午2时许,大英县城区一名10岁男孩下河戏水不幸溺水身亡。

7月17日上午10时许,大英县隆盛镇一名4岁男童不幸溺水身亡。

暑期是溺水事故高发期。最近,儿童溺水事故经常见诸报端,事故给逝者家庭带来永远的伤痛,也让全社会感到惋惜和揪心。

关爱生命就得从娃娃抓起,教会孩子防溺水及其自救,就有可能在关键时刻保住生命安全。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在此,市教育局安全科提醒广大家长和孩子,游泳、戏水切记慎选场地、带好必备物品;在充分进行准备活动后下水,下水后全程看护。同时希望家长重视防溺水工作,教育孩子做到防溺水“六不”,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此外,对于溺水,一些错误的认识和流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因此正确掌握防溺水知识,走出“溺水误区”,从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误区一

溺水者会挣扎、大声呼救

实际的溺水者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双手乱挥、用力拍水、大声呼救。在现实中,人在发生溺水时连呼吸都难以保障,更无法呼救了。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来却像是“趴”或“站”在水中发愣,此时孩子可能已经意识模糊,应尽快将孩子抱上岸救治。因此,家长们一定要记住真正的溺水征兆,提高警惕。

误区二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

有很多人因为孩子会游泳,从而放松了警惕,认为只要会游泳就不会发生危险。在有些情况下,即使是会游泳的成年人也可能发生溺水:首先,在水中发生的一些身体状况,比如疲劳、抽筋、空腹等,可能会使人无法正常游泳,导致溺水。更何况,池塘、河流、水库等野外水域,更是暗藏了重重危险:水草、碎石、淤泥、激流……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意外的发生。

误区三

手拉手就能救起溺水者

身边有人发生溺水的危急时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是伸手去拉一把。但是,这种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死亡率是最高的,因为结成“人链”后,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会让多人落水,导致群死事件。正确的救援方式应当是从背后接近溺水者,从后方抱住溺水者头部,向岸边划。同时,家长也可以教给孩子一些自救常识,及早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误区四

带上游泳圈就能“保命”了

很多家长在带孩子下水游玩时,认为戴着充气式游泳圈就有备无患了,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充气式塑料游泳圈执行的是《充气水上玩具安全技术要求》,只对充气玩具的浮力和材质厚度进行了简单规定,其本质只是玩具。由于海水存在大浪、高温、漂浮的树枝杂物等情况,充气游泳圈并不能在游泳时有效地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误区五

对溺水者实施“倒挂”控水抢救

“倒挂”控水法源于人们早期对溺水急救的探索过程。通常情况下,倒挂控水只能控出胃内的水,几乎不能控出肺部的水。在溺水者意识不清楚的情况下,此种控水方法只会增加胃内容物呛入气道造成窒息的风险。对于溺水心脏骤停的人而言,倒挂控水还会造成心肺复苏延误,增加死亡率。(廖媛媛)

新闻推荐

大英县深化改革实现不动产登记提速

为实现群众办理房产交易“最多跑一次”目标,大英县国土局积极协调整合不动产、税务等部门资源,持续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

大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大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