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贫困户兜底 为企业“输血” 大英县产业扶持基金让脱贫攻坚更有动力
枯井村的乌骨鸡养殖基地 回马镇金竹村产联式合作社种植基地 回马镇枯井村产联式合作社示范基地5月10日中午,大英县回马镇金竹村第一书记文雪松吃过午饭早早地来到村办公室。为啥这么着急?“今天要和投资公司负责人商讨下一步村子产业发展计划,事前要准备准备。”他告诉记者。
金竹村位于回马镇西部,属旱片死角,曾是省级贫困村,2015年以前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2017年,金竹村因种植瓜蒌收入近25万元,不仅村集体经济有了突破,按照效益联赢分配机制,村民们除了获得400元/亩的土地入股分红外,还可获得每人2300元的劳动力分红。
这一变化,源于产业发展。
大英县有贫困村45个,多数为交通不畅,产业发展无门。“为了解决贫困村无集体经济、贫困户无主导产业的贫困根源,大英县设立产业扶持基金,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第一桶金,同步带动企业参与。”大英县财政局相关同志告诉记者,产业扶持基金每个村30—50万元,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贫困户借款有剩余的情况下可以借用,借款最长可使用三年。大英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建立适度规模产业基地,带动户发展现代农业,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产联式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龙头企业免费投入种籽种苗、免费技术服务、按保护价收购,村集体以产业扶持基金入股产联式合作社,为发展产业的农户提供设施设备,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形成三方资本联投的格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助推“燃料”,解决了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
“在引进四川柄泰农业有限公司之前,没人愿意来我们村投资。一是基础设施落后,二是投资较大。”文雪松告诉记者,2016年,县财政为金竹村注入产业扶持基金30万。当年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借款20万元,全部投入发展中药材种植。随着产业扶持基金的注入以及整合涉农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村里的产业发展有了起色,中药材种植规模逐步扩大。
受益于产业扶持基金的,还有沿线的枯井村。
同为省级贫困村,枯井村的农业生产面临诸多困难。2016年,大英县在枯井村试点运行产业扶持基金。2016年及2017年,县财政先后共注入60万元设立枯井村产业发展扶持基金。
“这一笔资金的注入无疑为我们带来了福音。”枯井村第一书记刘彦博听到这个消息难掩激动之情。调研、考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枯井村确定了这笔资金的使用方向:用于建设良种肉牛养殖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产业发展。
于是,村里废弃的一处圈舍被改造为肉牛养殖基地,存栏良种肉牛36头。今年1月12日,枯井村集体养牛基地的第一批遂州红牛正式出栏。当天,现场宰杀红牛至少6头,买牛订金接近4万元。
“2017年养的肉牛销售额7至8万元,利润大概3到4万元,每户贫困户实行保底分红”。
贫困村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贫困户“如何参与获益?”“怎样抵抗风险?”两大问号也正在被“拉直”。
大英县早已有所考虑。县财政注入贫困村的产业扶持基金优先满足贫困户产业发展所需借款,剩余部分村集体可借出用于村集体产业发展。同时,贫困户借出的产业扶持基金可投入村级产业发展,不仅有保底收入,还有效益分红;村集体通过规范的合同文本方式与贫困户约定本金使用、归还、受益等相关事项,消除基金使用风险。据大英县财政局相关同志介绍,为促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村集体在合同中与农户共同约定,将当年总利益10%保留作为来年项目发展风险金,主要用于来年扩大再生产、风险防控等方面,一定程度降低项目生产环节风险。并建立了三方共同监管机制,由农户共同推举1名代表,与村集体共同监管项目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账目公开,共同抵御风险。
这样一来,两粒“定心丸”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一是提前预支。一些乡镇将保底收益先期预付给农民,待丰收后再进行二次分红。金竹村发展药瓜产业,就由企业与村集体共同出资向农户预支了红利。二是兜底保障。与农户签订保障协议,一旦因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造成经营亏损时,由村集体和龙头企业共同设立的保障基金对农户进行生产补贴,避免因灾致贫。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如今,在大英县,通过产联合作发展之路带动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增长明显。目前,全县已有23个贫困村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贫困户人均增收700元以上。
(覃建宏邹霞)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蒋亮)为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增强群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5月11日,大英县2018年“5·12”防灾减灾活动周集...
大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大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