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英县:秸秆青贮变废为宝 探索种养循环路

遂宁日报 2017-07-20 07:35 大字

近日,在大英县天保镇保丰村的万友青贮饲料厂,工人们正将一株株鲜绿的玉米秸秆连同尚未成熟的玉米棒喂入玉米青贮机切碎,接着,切碎物进入打捆包膜一体机,不一会儿,一个压缩的“绿球”就滚了出来,转了几个圈又被拉伸膜捆绑,最后被送进工厂自备的储藏室里进行发酵。

小秸秆大效用 确保山羊“有粮”过冬

“我们正在进行玉米打包青贮,今年计划存储5000吨,解决冬季10000只黑山羊饲草短缺问题,增加优质草食动物养殖的存栏量,在试点区域内建成第一个种养结合模式单元,为大英县羊产业协会会员提供饲草基础。”该饲料厂负责人李小岚告诉记者,在全县各乡镇回收秸秆已覆盖,部分乡镇已实现机械化操作。目前,日产青贮饲料约40吨,销往全县的牛羊养殖户。

据了解,为积极响应在丘陵地区发展“粮改饲”产业,带动当地开展“种养结合”模式,该公司依托大英县源升养殖公司为主体,下属卓筒黑山羊养殖园、李广沟全株玉米青贮饲料种植示范园、青贮饲料加工厂、速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通过“养殖园+种植园+农户合作”的模式,大力推进种养结合、秸秆回收、农机服务等工作。

“这种生产方式改变了农民原有的种植习惯,不再只是收玉米棒和焚烧玉米秸秆。”该县畜牧局负责人说,发展青贮玉米优化了“粮改饲”种植结构,不仅提高了玉米种植效益,减少了养殖户的饲料成本,还有效化解农民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外,青贮玉米秸秆通过牛羊过腹转化,可产生优质有机肥料,用来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发展有机农产品。

推广“粮改饲” 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模式

自“粮改饲”工作开展以来,大英县初步探索实施了“土地流转-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收贮-规模化养殖”的种养循环发展模式。依托大英县羊产业协会,充分利用良繁良育技术,建立优质黑山羊扩繁场;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肉羊)项目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对肉羊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大英县财政拨付肉羊养殖补贴资金400万元,主要用于肉羊养殖补贴和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建设;采取流转土地,农户带种方式,在贫困村发动贫困户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协会统筹管理,利用青贮技术,保障饲草供应。

目前,大英县已在天保镇李广沟村流转土地253亩,其他3个贫困村每村种植200亩,每年可种植2-3季,预计每亩每季可增加收入600元;推行“协会+基地+农户”养殖模式,采取“借母还羔”的机制,向贫困户免费提供种羊、饲养技术、防疫物资,实现协会与贫困户互促共赢、互利双赢。下一步,大英县将继续扩大青贮玉米示范种植面积,加大机械化生产的推广力度,扩大黑山羊养殖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全媒体记者 郑才兵)

新闻推荐

大英县城管执法局快速处理市民投诉获称赞

大英县城管执法局快速处理市民投诉获称赞近日,大英县城管执法局城管队员及时处理了一起市民投诉事件,来电人郭女士通过12345热线对该局工作人员快速、有效的办事效率给予了好评。郭女...

大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