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茼蒿,也叫蓬蒿,古时为进贡蔬菜,也称皇帝菜。苏轼在《浣溪沙》中曰:“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足以说明,茼蒿之受众,非比寻常。
它也称杜甫菜。晚年抱病且穷困的杜甫,从四川夔州,辗转到湖北公安,得到一位叫韦匡赞的人所看重。他设酒席款待杜甫,席间有一道菜,用茼蒿、菠菜、腊肉等食材做成。杜甫吃后赞不绝口,肺病也有所减轻,以一首《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作为纪念。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诗人,便称此菜为“杜甫菜”。童年的奔波,并不会使人感到多少愁苦,而老来的坎坷,即便看得再淡,也多少有些消磨意志。杜甫的感激,不单是一道菜给予饥肠的饱足,更多在于,困境中被人珍视,对心灵莫大的抚慰。
属于菊科的茼蒿,有蒿之清气,菊之清香,连虫子都避让三分。但我幼时和如今三岁的儿子,都对这种味道有所排斥。直到成年,在广州工作时,我才开始吃茼蒿。同事之中,有好几个潮州人,每到寒气袭来之季,便叫上我,一起打边炉。打边炉,是粤式火锅。我们常吃的荤菜,以鸡肉和鱼片为主。但冬至那天,吃狗肉是他们的风俗,好多此类店子,都热闹非凡。我不吃狗肉,因我父亲属狗,就像我母亲属兔,父亲不吃兔肉一个道理。他们打趣,我这个属猪的,生来吃的猪肉最多。玩笑过后,大家还是尊重彼此的饮食习惯。茼蒿不断在我面前翻滚,像翡翠搏击波涛。夹起来,放在调了白腐乳、韭花酱、酱醋之类的味碟里一蘸,脆嫩爽口之余,丰富的汁水充盈口腔,香气直袭脑门。
但是,仍然不喜欢清炒茼蒿,那种味觉上的肥腻之感,很难让人吃上三筷子。于是,蒸茼蒿,用米粉或面粉裹着而蒸。米粉要极细,大火急蒸,过粗不易熟透,对口感和健康都无宜处。有时,换作细玉米粉,粗粮搭配,其味也佳。蒸时,无需垫盘,宜直接均匀平铺于蒸格之上。因盘底厚重,蒸汽不易穿透底部,表面的茼蒿在锅里耗时太久,外观和口感,都大受影响。在蒸之前,提前放些蒜泥和油盐之类入味,熟后即可食用。倘若还嫌清寡,可用蒜泥、辣椒油、酱油之类调味蘸食。蒸汽灭掉茼蒿里隐含的浓烈,在粉子里透着适宜且优雅的风度。
茼蒿当然可以生吃。一位友人在钻研文学之余,似乎也乐于烹制食物,特意告知我一个拌茼蒿的方法。洗净的茼蒿切寸短,佐以蒜泥、生抽、盐、辣椒油、鸡精、少许白糖和小米辣拌匀,末了撒上油酥花生米。茼蒿的异香,与辣椒油和小米辣复合的香辣相碰撞,入口清奇。尤其是偶尔一粒花生米,在齿间粉碎后溢出酥香,如同满眼翠绿的原野,突然开出花来。
2012年,我因一道以榨菜为主题的荷包豆腐,获得最佳养生菜,参加中国首届榨菜文化美食节。榨菜晚宴的菜品,多是以获奖作品和特级大厨以涪陵榨菜为铺垫,制作的各种菜肴。印象极深的一道菜,叫蒙牛过江。卤牛肉切片,卷入茼蒿,再配上用小米辣、酱油、榨菜碎和蒜末等等为料汁,蘸味而食。卤牛肉的憨态,揽入茼蒿的灵秀,无论是造型,还是口感,都让人耳目一新。
附近曾开过一家饺子店,名曰冠军饺子。看墙上简介,大意是此连锁店最早的店主,在一档美食比赛中获得了冠军,而茼蒿水饺便是获奖作品。有时候去得早,店里的小型饺子机正吐出一张张圆润的面皮。在粉嫩的肉馅里,加上料酒、葱姜水以及盐等调料,店主用粗壮的手臂,握住筷子,朝着一个方向使劲地,将它搅上劲儿。最后,茼蒿碎进入,拌合,稳稳妥妥地成为面皮腹中的胎儿。女主人负责煮饺子,我很好奇,为何她用的是高压锅。每桌客人点的饺子,都要在蒸汽冲撞阀门,“嗞嗞”一阵过后,经过降温开盖,才装给客人。有一回,属于我的茼蒿饺子里,有一个只剩下半边。店主一边端给我,一边责备女主人,“每回煮饺子,应该多备一个。”我食量本就不大,忙跟店主说没有关系。女主人默不作声,颇难为情。保质保量,是店主良好的经营态度。然而,人生值得在意的事情,并不在于一口半口的吃食,吃客也大不必因此而不快。也不知怎地,自那没过多久,冠军饺子便易了主,我自此再也没吃过茼蒿水饺了。
前几年,社区搞田园城市项目,我们有幸,在小区对面获得四十平方米小菜地。挖地、播种、浇水、施肥,一屋农耕文盲,勉强有些小收获。也是那时,我才知道,一年的早春时节,是茼蒿最香嫩的时刻。最美的年纪,遇到最懂的人,人和食物的一生,才不会徒留遗憾。
如果买到超市里的长杆茼蒿,该如何处理呢?将顶端细嫩部分摘下来,或拌或蒸或炒,亦或烧汤煮面。那些长茎,则可单独切段,用少许盐腌一小阵,配着腊肉或者培根,加些干辣椒爆炒。就像老牛吃嫩草,没有试过,谁也不能真正体会,究竟是怎样一番滋味。
新闻推荐
集中度加强,龙头企业带动2025年,初步建成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2021年,全省294家规上白酒企业完成营业收入3247.6亿元,同比...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