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神奇的小盒子能让害虫“自投罗网”
诱捕器、释放材料和自动测报装备。 资料图片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都
农忙时节,行走在田野、果园等地方,你可否看到过安插在田间的黄板亦或是三角状或圆筒状的“小盒子”?这是什么东西?
原来,这些都是守护粮食作物、蔬菜等生产安全,防治相关虫害的有力助手。
在四川省,经害虫引起的农作物减产,占70%以上,主要为禾谷类害虫二化螟、玉米螟等、蔬菜害虫斜纹夜蛾、豆野螟等、果树害虫梨小食心虫等。由于害虫具有迁移、钻蛀、卷叶等习性,以人工为主的害虫监测,难以实现精准化和智能化,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的害虫防控,易引起抗药性、农残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攻克这一难题,省农业农村厅植保站副站长封传红带领团队完成的“基于昆虫性信息素的四川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以仿生防治害虫的性诱为突破口,针对性诱技术机理不明、产品缺乏、效果不稳、推广不便等关键技术问题,从2007年开始攻关,在探明技术机理的基础上,取得多项技术、产品和机制创新。项目发现了性信息素存在地理区系差异和害虫求偶飞行行为,证明了性诱能够消灭交配能力强的害虫“有生”力量。
这一项目研究成果获得了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性信息素防控害虫属仿生学范畴,可让害虫“自投罗网”,具有精准靶标、用量低、安全性强、兼容性高,为国际公认的精准监测和绿色防控技术。
该项目的创新点之一,在于揭示主要害虫性信息素对其交配行为调控的新机理,通过系列研究与配套,首次回答了性诱控制害虫发生为什么有效的科学问题,为虫害精准测报和性诱防控技术提供了支撑。
与此同时,项目团队设计并创立了集害虫性信息素、缓释材料、干式诱捕器、自动计数测报诱捕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工业化生产体系,突破了传统性诱监测防控难以大面积推广的技术瓶颈,2007年-2016年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列为全国重点推荐产品。
项目团队开发建立了集数据监测、远程传输、存储、模型预报于一体的害虫性诱测报监测预警云平台。云平台自动预警功能,每年通过四川省植保手机短信息向各地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乡村干部、农户发布害虫预警与 防 控 信 息 100 万 余 条 ,58.2%的生产者根据预警信息防控虫害,实现了预报时限提前4天-7天左右,准确率由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提高了四川省害虫智能预警能力。
此外,项目团队还通过建立“建设监控体系推动、主体示范带动、绿色优价拉动”的推广机制,在四川省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有效控制了草地贪夜蛾等主要害 虫 发 生 危 害 。 2007年 -2020 年 累 计 推 广 3.46亿亩,带动了四川省绿色防控 覆 盖 率 由 2012 年 的19.7% 上 升 至 2020 年 的45.72%。
新闻推荐
今年将新开工重大项目43个、总投资256.64亿元 川渝高竹新区重点项目“挂图作战”蓄势崛起
四川经济日报广安讯(王林记者何金委)3月28日上午,位于全国唯一跨省域共建新区——川渝高竹新区的四川渝兴宇新材...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