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让更多医生拥有治病救人的能力, 便是医心的传承” 记西南医科大学第一届“师德师风标兵”石蕾

泸州日报 2021-12-20 10:14 大字

□ 本报记者 刘墨

“谢谢老师。”前不久,两名即将毕业攻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给她送来鲜花与感谢,“老师对医学的热情,专业生动的讲授,让我们对消化内科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因此爱上这个专业,最终选择了消化内科作为自己攻读研究生专业的方向。”

传承医者仁心,延续对医学的热爱,是她的学生们获得的最大收获。她,便是西南医科大学第一届“师德师风标兵”获得者石蕾。

让枯燥的学科变得生动有趣

“我从小就想当医生,没想过从事其他职业,就连玩‘过家家’也扮演医生和病人。”石蕾对医学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而之所以选择消化内科,她表示因为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很考诊疗思维,同时消化内镜又能微创解决很多消化道疾病,非常具有挑战性,也更能点燃她的工作激情。

在西南医科大学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毕业,再从医从教10余年,石蕾对医学的热情从未改变,不断精进,2020年获全国超声内镜病例大赛一等奖,2021年获四川省消化道超声内镜技能大赛一等奖。她以第一作者或通迅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主持厅级及以下科研项目共4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2017年获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2018年获第七届西南医科大学“金教鞭之星”。

“前面有我的领导们、老师们以身作则,后面有我的学生们把我当作表率,所以我必须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石蕾对此异常笃定。

细心记录下病人的各种情况,以更直观的实例呈现给学生,使枯燥的诊断学也变得活灵活现、生动有趣起来。她所讲授的内容让学生们印象深刻,就连只听过一次课的学生也赞不绝口。“她以肝豆状核变性案例引入,将肝硬化的整个病理机制和治疗都讲得特别清楚。”西南医科大学2017级医学影像学1班学生蒲杨回忆道。

希望能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市民韩女士(化名),从六年前开始,低血糖反反复复发作,疑有内分泌神经性肿瘤,但是原发病灶一直不明,“六年内做了多次影像学检查,都没有能发现病灶。”韩女士说。

无奈之下,韩女士来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求诊。石蕾为韩女士进行了超声内镜检查,“发现在胰头有病变,只有1公分大小”,并通过超声内镜下穿刺明确病变就是神经内分泌肿瘤,最终,韩女士接受了手术治疗,低血糖没有再复发。

“身体的很多疾病都可能有消化道方面的反应,作为一名消化内科医生,为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对下一步的治疗很重要,必须郑重对待。”石蕾的门诊有来自各地的患者,面对各种各样的病情,她不断提升着自己的专业技能,希望能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保持着学习的心态,石蕾到上海长海医院进修超声内镜,到美国德州CTMF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访问学习。在涉足超声内镜后,石蕾不仅把诊断做得有声有色,而且在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以及晚期癌症病人的神经阻滞等方面为科室超声内镜下的治疗带来全新突破。“每一个患者其实都是医护人员的老师,患者让我们有机会在诊疗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对病人,我们怀有敬重之心,同时更要用心去治愈他们。”石蕾说。

“石老师,这样的情况需要处理吗?”“石老师,请看看我的判断是否准确?”……作为带教老师,石蕾对患者病情判断的严谨与郑重也影响着到院学习的进修医生们。面对学生们不分昼夜的咨询,石蕾总是耐心解答,细心指导。她说:“让更多医生拥有治病救人的能力,便是医心的传承。”

新闻推荐

四川鼓励在川单位培养引进两院院士和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

四川鼓励在川单位培养引进两院院士和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最高奖励500万元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任鸿)记者12月15日...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