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10问认识 实现双碳目标这些关系怎么理解

四川日报 2021-12-01 06:28 大字

扫码进专题,回顾“双碳十问”高端访谈系列。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产业转型和发展路径变革。最为显著的,是在碳排放受限的背景下,各地产业、企业与既有的发展思路重构。

如何处理减碳与发展、企业与政府、既有产业结构调整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对于这些关系该怎么认识理解,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梳理了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走访了有关专家,试图找出答案。

本期嘉宾

鲁政委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盛 毅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黎 玺 四川省节能协会绿色低碳技术服务中心总工程师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姣 张彧希 邵明亮

A

减碳与发展的关系

不是不发展不排放是用有限的排放发展更优的产业

记者:作为西部省份,四川人均GDP等指标仍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追赶者,如何既保持发展速度又确保实现双碳目标?

鲁政委:我觉得关键在于转变思维。国家层面已提出了双碳目标,但还是有很多人没有解开心结,总觉得如果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推进得太快、太严,最后的结果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这是对生态环境蕴含的潜在需求认识不清晰,对这些需求可能激发出的新的增长点认识还不足。如果我们把它看作是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遇,那么积极性就会高很多。

仔细观察,现在国内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哪一个不是在数字化、生命工程和绿色技术发展上领先的地区?

实现双碳目标,四川有非常好的资源优势,比如丰富的天然气、水电资源等;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四川的高校院所在该领域积淀颇深,特别是国家发改委提出“加快开展‘东数西算’工程设计,推动更多数据中心向可再生能源更充裕的西部地区转移”背景下,前景可期;同时,四川的生物医药基础也不错。这样一来,在未来新一轮产业革命最重要的3个领域,四川具有组合优势。

盛毅:从现实的角度说,能不能实现双碳目标关键看能源有多清洁。

从四川自身来看,全省的人均GDP只有全国水平的八成左右,想要在2035年与全国同步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要跑快一些。这意味着产业的规模、能源的消耗总量还会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四川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清洁能源的优势,才能既保证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又实现双碳目标。因此,应进一步开发攀西等地区的光伏、风电资源,进一步提高全省清洁能源的比例,最终用清洁能源“产出”亮眼的GDP。

黎玺:对于碳达峰,各方往往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尽量把峰值定高一些,从而可以减轻减排控排的压力。另一种声音则是:高质量达峰,这也是目前的主流观点。

高质量达峰的核心意思是,并不是不发展、不排放,而是怎么用有限的排放发展出更优的产业等。

对四川来说,从各项数据和关键指标来看,全省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跟东部沿海地区相比,确实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追赶者,既要保持发展速度,又要确保双碳目标实现,四川必须依靠转型。

转型的核心,在于用能方式、用能效率和能源结构的转型。这背后是产业的转型,要从顶层规划着手,一边发挥能源结构优势,一边合理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指挥棒,倒逼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和企业转型。

B

能源与产业的关系

产业围绕清洁能源布局趋势愈发明显 四川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记者:有人说,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本身也是培育新产业的契机。就四川而言,这个契机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谋划和行动?

鲁政委:首先要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清洁能源、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这三篇文章。这三个产业的牵引力和爆发力都非常强,像电子信息产业,四川的总产值已突破万亿元。

同时,要面向国际绿色交通领域发力,利用好水电优势,发展绿色贸易,以及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等。

盛毅:毫无疑问,在双碳目标实现的进程中,会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催生新的业态和机遇。

所以,要站上双碳产业风口,抢占新产业赛道。比如,眼下最火热的锂电池等新能源汽车领域,四川就具有独特的优势——全世界产出质量最高的锂辉石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全省矿石锂资源(岩石形式)占世界矿石锂的6.1%、全国的57%,居全国之首。在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的当下,只要发挥好这个优势,四川就能成为整个产业最上游、最关键的基地。

黎玺:先说一个例子。最近,德阳的一个工业园区正在洽谈引进一家企业,对方提出:只要能达到100%稳定绿电而且价格合理,就倾向在这里投资。

这说明什么?双碳目标催生的新业态,并不一定是“全新”的,而是对能源生产供应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个要求就是三点:清洁、稳定、价格适中。在这个背景下,产业围绕清洁能源布局趋势越来越明显。四川作为清洁能源大省和全国水电第一大省,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过去,我们每年都会出现弃水弃电,如果把这一部分利用起来,使用效率高一点,可以引入的新产业就很多了。

C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政府给政策给时间给机会 企业当主角补短板找出路

记者: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在接下来的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与动能转换中,如何让企业“唱主角”?

鲁政委:总结起来就是:有效的市场+有为的政府。

首先,政府要搭建好平台,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与企业做好沟通。其次,在招商引资、引进产业过程中要注重产业的配套互补,比如,四川具有丰富的矿石锂资源和上下游产业链优势,多个产能建设投资项目不断落地,新能源产业链的集群效应和协同发展有望吸引更多上下游配套资源落户四川,将持续推进省内投资规模扩大及市场竞争优势提升。

最后,要从小处着眼,从具体的产业着手,通过具体的产业争取先行先试的配套政策会更加有效。

盛毅:归根结底还是政策。企业遵循双碳政策,一部分是因为要符合相关考核指标,也有一部分是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从更高的战略层面出发规划自己的发展。

因此,双碳作为政府的一种宏观调控行为,在制定政策时要“严宽结合”。严,是指严格对照双碳目标,制定碳排放目标考核机制。宽,是指在具体考核和配套政策上,要进行差异化分类处理。同时,要对部分产业或者企业制定合理的支持政策,比如有些产业短期内的减碳减排技术难度大、投入高,税收政策、融资支持等就一定要跟上。而对于减碳超出预期的企业,也可以适当地给予奖励激励,最终激活企业参与双碳的动力活力。

黎玺:其实,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企业已经是“主角”。

虽然双碳是政策引导的社会行为。但碳降不降、怎么降、降到什么程度,最后还是主要取决于企业。国家给了政策、时间、机会,一切还是要依靠企业来执行。特别是需要企业自己去琢磨,最好的方案是什么、最佳解决出路在哪里。

所以,问题就在于如何刺激企业当好“主角”?我的观点很直接。要让企业“痛”过一次就知道了,就清醒了。这个“痛”当然是市场竞争中带来的“痛”。比如说,省内一家发电企业,今年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履约中还差62万吨指标,按当时的市场价格要花接近2800万元去购买碳排放配额,在岁末年初,卖方不好找,很难办。这下,企业是真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意识到问题出在哪,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解决什么问题?我的看法是,企业当下最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去补足信息不对称、意识没跟上这两个短板。具体讲,就是根据自身情况,建立自己的碳管理体系和碳核算体系,提前着手双碳背景下的各项预案。

D

“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关系

不能光靠优势“等风来” 更要扩大优势拥有更大“朋友圈”

记者:四川是西部内陆开放高地,经济也越来越“外向”。接下来的双碳进程中,四川该如何用好双碳这个工具,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鲁政委:最重要的,是要在双碳背景下,分析自身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既有短板。然后把优势放大、整合,加速补短板,下好对外开放合作和区域协作的“先手棋”。

清洁能源优势,不只是四川具有。四川还有过去几年积累起来的其他地区不具备的优势,若是叠加在一起,发展高地效应就会愈发明显。比如,经过这些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特别是中欧班列(成渝)稳定运行、迈入“双机场时代”等,让四川的交通正在从短板变为优势。据我所知,在当前双碳背景下,很多外贸企业纷纷大举入川,除了看中清洁能源优势,还看中了四川交通的便捷程度。

这也给我们提个醒:不要以为有清洁能源这张牌就能“等风来”,还要想办法补齐其他短板,最好是将短板变优势,才能在今后一段时间抢占发展先机,拥有更广大的“朋友圈”。

盛毅:简单地说,就是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

走出去,就是要推动四川的低碳产品及关联产品打开市场,比如,新能源汽车等。

引进来,首先要紧盯世界节能减碳等新技术、新产业的前沿,通过多种形式引入技术、模式,开发出更多产品,培育出更多产业。其次,要充分发挥自身清洁能源优势,合理引入高耗能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高附加值的产业,进一步助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

在这里,我有个小小呼吁:已有不少国家纷纷利用碳关税设置重重贸易壁垒,同时探索出了与这个制度相适应的技术、管理模式,四川要赶快跟上去。同时,已有不少产业或者企业开始积极寻找下一个迁入地,四川要赶快张开自己的怀抱,不要错失这个机会。

黎玺:还是先举个例子:遂宁一家印染厂,在产品、管理、环保等各方面都是一流的,但在今年的广交会上丢掉了两亿元的欧洲订单。为什么?仅仅因为采购方要求产品有碳的相关认证。

今年7月,欧盟委员会出台了一揽子环保提案,其中包括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法规提案,要求进口或出口的高碳产品缴纳或退还相应的税费或碳配额。这一次涵盖的5个行业,对我们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对于四川来说,处理的思维不应该是“应对”,而是要走在前面。首先是倒逼我们的进出口企业建立完整的一套碳核算体系。其次,要提前谋划,主动从生产层面调整用能结构。一整套体系建起来后,反而会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新闻推荐

打通壁垒无缝衔接 “爱普明”小程序上线惠及高龄老人

本报讯(张健萍)为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普明街道积极协调打通数据壁垒...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