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李怡:“龙门阵”摆出巴蜀文学独特气质
李怡。受访者供图
李怡作品。
在中国的文学版图中,巴蜀是被偏爱的一隅:李白、苏轼、郭沫若、巴金、李劼人、马识途、阿来,从这里出发,走进了整个民族的文学记忆中;杜甫、元稹、白居易、李商隐、陆游,在这里完成了他们人生和艺术的蜕变,达到一个全新的创作高峰。
“巴蜀自古出文宗”,巴山蜀水滋养出成都、重庆两座城市的深厚底蕴,使得巴蜀地区的文脉绵延千年。生于重庆的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李怡,是成渝文学交往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在他看来,“巴蜀是一个不可分割,但各自又个性鲜明的文化整体。”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成博
往返成渝成就川渝作家的深刻
数十年的观察与研究,使李怡对这片土地上的文学交流如数家珍,“早在1995年,我就开始把巴蜀文化和20世纪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学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写成了一部《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李怡表示,在写作过程中他深深体会到,对于一位川渝地区的作家而言,在成渝两地之间往返、交流的经历构成了他们生活的常态,“而且这种经历本身也不断给他们一种滋养,使他们能够对人生、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刻的认知,以至于通过文学的方法把它表述出来,所以川渝作家的深刻来源于他们在成渝之间的往返。没有这两座城市间的文化互动,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巴蜀文学,以及文学背后的巴蜀文化蓬勃发展的态势。”
“郭沫若是蜀人,但是他是经由重庆出川离开巴蜀的,在更广大的世界里增长他的文学才华。著名成都作家李劼人也到重庆工作和生活过。而像何其芳、刘盛亚,还有以‘还珠楼主’为笔名的李寿民,这些今天行政区划范畴上的重庆人,也都有到成都的经历,并且一定程度上是从成都进入到更宽广的领域,使自己得到发展。”李怡觉得,过去的这种交流景观,实际上也构成了未来成渝乃至川渝两地文化发展、经济合作的一个预言性图景。
当前,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川渝间的文化交流也迎来一个新高潮。作为一个在川渝两地都生活了较长时间的学者,李怡认为,川渝之间的文化交流,应当保持自古以来的那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比如我们最近还在出版新作的107岁文坛巨匠马识途,他其实是重庆忠县人,但他从青年时代投身革命后,就长期在成都工作和生活,成为四川文学一面光辉的旗帜;而在重庆西南大学创立中国新诗研究所的吕进,其实又是一个成都人,他在重庆工作生活已经几十年,对新时期的新诗研究与批评做了很大贡献,他的‘吕家军’成为国内学术界非常引人注目的一支队伍。”
李怡希望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同时,促进川渝大文化圈的繁荣,“这里面应该是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
川渝作家立于新文学潮头
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史上,川渝一直是一个立于潮头的地区。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星星》诗刊在全国诗歌爱好者中获得的重要地位,还是当下活跃在川渝两地间庞大的诗人群体,都证明了这片土地对诗歌的偏爱。而李怡则通过对文学史料的梳理,为川渝的诗歌繁荣再添历史刻度,“胡适1920年出版的《尝试集》被视为我们国家第一本白话诗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紧随胡适之后,成都诗人叶伯和的《诗歌集》事实上是我国的第二本白话诗集。而且叶伯和在他的诗歌集里边告诉我们,周围还有一大批诗人也在写作新诗。”
李怡认为,“成都是中国新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策源地,这在过去也是长期被我们忽视的。根据我的考证,当时成都有很多期刊,包括报纸的副刊都刊登了大量的新诗,而中国较早的一张诗报也是在成都出现的。”
在白话小说方面,当前学界普遍将鲁迅1918年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视作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但事实上,自1915年起,深居四川、尚未留学海外的李劼人,即开始以‘老懒’为笔名,在《四川群报》增刊《娱闲录》上发表短篇小说。截至1918年,累计有100多篇。目前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的1915年发表在《娱闲录》上的《儿时影》,那种清新流畅的文风和对儿童心态的刻绘显然区别于古典白话,呈现出一种‘新文学’的风貌。”李怡表示,《儿时影》所采用的第一人称限制性视角是现代文学的重要特征,与中国古典小说惯用的说书人视角构成了明显的区别。
由李劼人出发,李怡谈到了本土意识对于文学发展的作用。“四川文化传统中独特的看待世界与历史的方式,往往并不认为事物仅有一个观看方式,四川文学中的‘龙门阵’传统,就与很多地方的说书人传统存在显著区别。在说书人传统中,存在着一个全知全能的说书人,但龙门阵传统讲究多声部、对话和怀疑,是一种没有中心、没有必然主题的闲聊。”
李怡认为,正是这种具有四川地域特色的“龙门阵”传统,带来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对多元价值观的包容,“用多种眼光去看世界的可能性。”在初版《大波》中,李劼人借书中人之口对保路运动的描述,就体现了作者本人跳脱主流史观,所看到的运动背后复杂的现实。“今天,我们如何在文学创作中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好这种‘龙门阵’传统,其实是值得川渝地区的作家、文学研究者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人物简介
李怡
1966年生于重庆,文学博士。2017年9月起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2021年11月,当选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文学的巴蜀视野》《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等。
新闻推荐
风机拆除吊装作业近日,不少开车经过市区光华山隧道的驾驶员表示,隧道里受损的风机拆除后,感觉出行更安全了。11月21...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