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隔离记
意外隔离
11月6日,周六。
睡觉睡到自然醒,窗外阳光煦暖,绿意盎然的黄葛树下,孩子们追逐嬉戏,像一群欢乐的小鸟。我一边翻看《意林》美文,一边陪儿子写作业,很享受这惬意的周末。
临近中午,疾控中心突然来电告知10月31日和我一起吃饭的老段是新冠密接者,让我现在开始不要外出,居家隔离等候。
我很震惊,立即联系当天一起吃饭的庞同学和老李,他们也收到了同样的通知。接下来,宁静的周末被彻底打乱,电话不断,朋友的、社区的、疾控中心的,或打探情况,或嘱不出门,或确认住址,气氛立时紧张起来。
老老实实宅家自我隔离,好在有家人陪伴,倒也温暖自在。孰知晚饭后疾控中心却打来电话,通知我抓紧收拾生活用品,要接我去集中隔离。集中隔离通知迅速在三个家庭炸开了锅,几个女主人一片慌乱,甚至浮想联翩,难道老段情况严重了?我心里虽有一丝隐忧,却不好意思向老段问询怕增加人家的心理负担。
为了释放大家的焦虑,我快速通过健康四川官微查询,现炒现卖跟他们分析:11月2日以来四川出现的本土病例均在成都,这次的德尔塔病毒潜伏期为4.67天。据此推算老段潜伏期已过,风险性应该不大。集中隔离既是对我们负责,也是对公众负责,我们理应配合。
我不温不火的一番“高论”似乎得到了认可,大家慢慢冷静下来。工作人员打电话说救护车几分钟就到,问我在哪儿上车。我说去小区前面的路边上车吧,免得惊扰邻居,让大家恐慌。
我戴好口罩提着包来到路口,一辆救护车停到我面前。工作人员向我确认身份信息,叮嘱我做好防护并宽慰道:“不要紧张,反正平时工作忙,就当去休整几天。”上了车,我看到正中有张急救床,床边一排软座长椅,车窗玻璃都磨了砂,只有上方一小截透明,可以看到高楼霓虹闪烁。第一次坐这样的救护车,还是一个人,我的心跳莫名加快。
车行进缓慢,绕了半天终于停下。一个硕大的行礼箱和鼓鼓囊囊的旅行包先上了车,一个熟悉的身影跨进来,尽管他口罩紧捂,但那双活跃的小眼睛还是让我认出来者正是庞同学。我打趣道:“同学,你这是要在隔离点长期安营扎寨?”庞同学一脸无奈:“唉,全是老婆让带的,她是恨不得让我把家都搬过去。老母亲更是泪眼婆娑,一副生离死别的样子,让人哭笑不得。”
庞同学这么一说,我再也笑不出来。刚才离家,老婆本欲相送,我却故作轻松:“你老公风里雨里这么些年什么没见过?几天小小的隔离,不必小题大做!”我边说边走,仍可见老婆眼里满满的担忧。好在父母并未住在一起,我心里想着过几天回来再云淡风轻地给他们说,省得他们着急上火。
路上有些堵,救护车闪着警灯在城中穿梭。我们起身望着大街上拥挤的人群,他们看到驾驶舱的“太空人”,肯定认为出了什么大事,纷纷将目光移向我们。我们面带笑容任他们审视,希望能舒缓他们的紧张。
第三个上车的是老李,他准备很充分,除了生活用品,还带上了厚厚的几个文件盒,打算把工作带到隔离点去做。要说老同志就是值得学习,这时候还想着工作,心里不由得为他点赞。救护车随后接了第四名隔离者,径直驶向郊区。
车内沉默,车外路灯昏黄,细雨纷纷,我们像飘零的秋叶不知去向何方。出城之后,雨越下越大,窗外一片漆黑,晃晃悠悠半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窗外的亮光。工作人员把我们交给集中隔离点的保安,又调转车头去接下一批隔离人员。那消失在茫茫夜色中的身影,让我更加明白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他们在负重逆行!
护士身着防护服,为我们测完体温,领大家前往舍区。楼道里灯光暗淡,我们的脚步声在悠长的过道里似乎被无限放大。护士把我们分别安排在D区3、4、6号,温柔地给我们交待一些注意事项,让我们有什么需求尽管跟她说。防护衣下,我们看不清她的脸,但她热情的话语,让人特别暖心。
隔离房很温馨,有空调、电视、卫生间、洗漱用品,远比我们想的要好。安顿好后,护士来为我们做了第一次核酸采样。随后洗漱上床,我感觉很累,这一天的折腾,好似一部惊心动魄的电影,得赶紧睡一觉了。
隔离不隔爱
11月7日,周日。
今日立冬,一夜风雨,气温骤降,天虽放晴,但冬的寒意不断袭来。昨日夜色朦胧中的隔离小院清晰地呈现在眼前,院后高速公路上车来攘往,路人在乡间小道自由穿行,让囿于一隅的我莫名向往。保安守着大门开开关关,或送走隔离期满的人,或迎来新的隔友,一去一来行色匆匆,心情各异,这就是生活。
敲门声响起,还是昨夜那个年轻的护士推着满满一车早餐在楼道里依次分发,她的脸上透出几分倦意。看她跟女儿一般大小,却勇敢地承担着感染的风险和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我有几分心疼,但更多的是钦佩和感恩。
我和庞同学、老李三家人的微信群里,几个女主人正为改善我们的生活热烈讨论并迅速分工,一人在家烹煮腊肉香肠,一人去超市采购水果零食,一人搜集书报提供精神食粮;另一位杨同学更是自告奋勇,要专车送几位嫂子前来探望。
实话说,这时候,众人对我们望而生畏,避之不及,打个电话都觉得会被感染似的。唯有他们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唯有他们怕我们冻着饿着日子难过。危难时刻见真情,这才是真爱,我们三个默默感动,在群里说不出一句话。
在我的提议下,我们三个和老段建了个临时微信群,方便交流信息。庞同学作为群主,拿出他一生的学问把群名取为“肝胆人共事”,开场就飞出一个红包。老段进群就是一阵歉意,反倒让我们不好意思起来。
老李迅速整出一联解围:常聚,彰显兄弟缘分;短别,并非段哥之错。横批:共度时艰!对联一出,我们争相点赞。老李一时兴起又来一联:防疫,利国利民利家;隔离,难舍难聚难熬。庞同学马上补上一句:横批自拟!大家纷纷发出开怀大笑的表情。
群里聊天积极乐观,情真意暖,彼此包容鼓励溢满了爱的气息。老段随后通报刚刚得到的消息,他们一起开会的所有人员三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大家如释重负,欢欣鼓舞。
方寸之地,实在无聊,我打开电视开始追剧,一集《突围》没看完,电话响起。来电的是老婆的老领导王院长,电话一接通便热情地问我在隔离点住得惯不惯,吃得好不好,网络快不快,空调正不正常,有没有什么需求。他怎么会知道我在隔离点?我一脸惊愕,细一想才记起他去年就在负责这个隔离点了。
“谢谢王院长,已经非常好了,真的没什么需求!”他不顾我的推辞:“那我去给你买双棉拖鞋,买条毛巾,再买点水果让护士带进来。要从家里带什么东西过来,随时跟我联系!”王院长的关心让我特别感动,他这么忙,这么辛苦,还麻烦他,真的有些过意不去。
生活被安排得很如意,一日三餐均由护士准时送达,关怀备至。尽管这里一切安好,但几个女人终究还是放心不下,下午在杨同学的带领下组团来到隔离点,虽无法进入隔离区与我们见面,但通过近距离确认我们状态很好,又托保安带进大包小包的东西,总算松了口气,恋恋不舍地离去。
下午,继续追剧,中途医护人员来为我们采了第二次核酸。窗外,救护车陆陆续续又接来新的隔离人员,每有人来,我总是在窗口隔空向从车上走下来,面带惶恐的新隔友友好挥手,加油鼓励。
直到晚上,仍有新“邻居”不断前来,亮灯的房间比前夜多了不少,工作人员却没有增加,他们的工作量更大了。也许父母正盼着他们回家,也许孩子正需要他们照顾,可他们始终在这里忘我坚守,根本就回不了家。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有些心酸,对他们肃然起敬。
夜色已晚,又一天的隔离让人难免心情烦躁。但隔离不隔爱,党和政府的爱、亲人的爱、朋友的爱、同学的爱、隔友的爱、医护的爱将我们紧紧包围,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幸福,今夜一定能睡个好觉!
隔离解除
11月8日,周一。
今日记者节,集中隔离第三天。一大早,朋友圈里格外热闹,转发记者节视频图文,晒从记感悟照片的铺天盖地。这两天小伙伴们电话不断,都希望我记者节能“重出江湖”,和他们一起庆祝节日,烫个火锅。而现在,我很郁闷,这个节怕是要在隔离点过了!
老李带了一周的工作任务,昨天下午开始闭关突击,在群里泡也不冒一个。耐不住寂寞的庞同学在群里一会儿发个美女,一会发个美食故意制造话题。隔离生活单调无趣,今天是昨天的复制,关上门就是寂寞。
护士送早餐来时,我们更关注的是今天能否出去。她面带微笑:“好好吃饭,耐心等候,双采没问题的话,今天应该能出去吧!”护士的话让我们平静下来,又有了信心。她敲开老李的门时,我远远地看到老李正打着太极,闲庭信步,行云流水,神情淡定。姜果然是老的辣,隔离磨的是心性,看来我的修为还是不够,想那么多干嘛,既来之则安之,继续静心隔离吧!
我捧起老婆送来的小说,阅读过程中居然在书中翻到两张照片。一张是初中毕业照,照片里有我和老婆,还有庞同学,多么有意义的相逢!另一张是小家合影,女儿和儿子笑得很开心,合影里我和老婆比初中毕业照中沧桑了许多,但我们依然在一起,很幸福!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工作人员突然送来我们的“隔离解除”通知。我们不约而同大吼一声,很激动,很兴奋,终于自由了!庞同学立马联系王总开车来接大家,我们迫不及待收拾东西。正当离别之际,我却突然有些怀念这里了,赶紧在门口拍下了一张照片。我要记住在这里隔离的日子,我要记住在这里默默付出的每一个人,我希望疫情早日结束,隔友早日自由,医护人员早日回家。
走出大门,微风轻拂,阳光普照。上车之后,我掏出手机发了一个圈,祝自己也祝所有小伙伴记者节快乐!回到城里,为了不聚集,我们三个和王总择一小店吃万源腊猪脚,每人喝了一瓶酒,感恩所有关心帮助我们的人。随后我们各回各家,要给家里的女人一个意外惊喜!
□唐益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越)日前,西区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志愿服务队到河门口街道苏铁社区开展美化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队对河...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