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红星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晏阳初》作者苗勇 历时10余年,作家苗勇为晏阳初立传 走访100余人,再现巨人光辉一生

成都商报 2021-11-07 01:59 大字

苗勇,

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山韵》,散文集《山民》《散落的文字》,杂文集《小曲乱弹》,文论集《星星点点》,报告文学《丰碑》《历史不会忘记》《走出山旮旯的世界伟人》,小说《曾溪口》等16部。

其中,《丰碑》获2004年首届报告文学奖,《巴山背二歌》获第二届全国职工新创歌曲奖和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曾溪口》获第七届四川文学奖、梁斌长篇小说奖、成都市五个一工程奖。

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家、乡村建设家,一生致力于推行平民教育,他的平民教育理论和实践,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他是全世界公认且对中国乃至世界均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平民教育及乡村建设之父,1943年,与爱因斯坦等人一起被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

近日,由全国知名作家苗勇撰写的长篇人物传记《晏阳初》由人民东方出版社正式出版,并译成了几种语言,该书一经问世便引发全国媒体的关注报道。同时,获得“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奖”九月中外十本好书和人气榜第一名。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通过采访苗勇获悉,本书的创作历时10余年,在探寻了晏阳初曾经生活的地方,走访了百余名相关人员,并翻阅了大量史料之后,苗勇再多次打磨修改,最终为读者呈上一部立意高远、故事性强、语言优美的传记文学。

作为一个专职研究晏阳初长达四十余年的晏氏后人,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名誉院长、晏阳初博物馆名誉馆长晏鸿国读后大为震撼,他表示:“我认为,要写好晏阳初,除了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还必须博学多才,有浓厚的感情。于是,我带着苛求的眼光先睹了苗勇先生的新作《晏阳初》。不看则已,一看还真放不下手,先后读了六七遍,越看越高兴,让我这个‘专家’眼前一亮、拍案叫绝。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作家苗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济世情怀,看到了身着粗布长衫还是少年的晏先生背负简单行囊,身怀救世之志,沿着茫茫蜀道,越过巍峨的米仓山,从蜿蜒曲折的巴河畔出发,远渡重洋,求学美国,学成归来扎根定县,再把产生于中国大地的‘定县经验’推向世界。”

这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让我们来听听苗勇作家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为晏阳初写一本书

写出心中的仰望

写《晏阳初》的起源要追溯到四十年前。那个时候,苗勇还是一个懵懂的中学生,他在一本课外书上看到一篇文章,其中对晏阳初的介绍只有寥寥几笔,说晏阳初是世界上平民教育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他一生致力于乡村改造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为贫苦人民打开了一扇通向智慧和富足的大门。

当时,给苗勇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晏阳初的籍贯:四川巴中。苗勇为自己的家乡有这么一位伟大的人物而自豪。

后来,苗勇到了外地读书,便到学校的图书馆去找关于晏阳初的资料,却发现少之又少。

毕业后,他回到了故乡的小城工作、学习、生活,也常常光顾不同书店,日积月累,慢慢地,手头就积累了一些介绍晏阳初的书籍、文章,对晏阳初的了解也一步步加深。紧跟而来的,惭愧和汗颜也就一日一日地加剧了。

原来,远在几十年前,那个从巴山深处走出来的名叫晏阳初的寒门子弟,在神州广袤的农村,和一群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进行着一场影响深远的乡村教育运动。他和他的同事躬身前行,一心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进着。后来,他把自己的乡村改革理念推向了全世界,为地球上最苦难人们的幸福,穷尽了一生的心力。

苗勇在《仰望晏阳初》中写道:“不知道者,是无知,现在我知道了,而不告诉更多的人,就是对先贤的不敬。一个愿望就在心里悄悄滋生:总有一天,我要写一本书,写一写晏阳初,写出我心中的仰望,让许多尚不知道他名字的人,熟悉他、理解他、记住他、缅怀他。”

开启艰辛的写作之旅

这是一次与晏阳初的心灵对话

真的下了决心要写书,才发现手里资料太少,也就有意识地加紧收集有关晏阳初的各种资料。

那已经是20世纪的末期,市面上与晏阳初有关的书籍还是不多,故乡的小城就更少了。每次有出差机会,办完正事以后,苗勇总是第一时间跑进书店和当地县(区、市)史志办,搜寻与之相关的书籍、史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七八年下来,他手头有了一些书籍资料:《晏阳初文集》《晏阳初传》《告语人民》(晏阳初和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合写)……还有许多介绍中国平民教育和世界乡村改造运动的史料、回忆录、报告文学及2000余条史志资料……还有晏阳初的侄孙晏鸿国先生赠予他的一本自己编著的书籍:《晏阳初传略》。

苗勇说,看得越多,了解得越深,对晏阳初的敬仰也就更深了。仰之弥高,要为他写一本书的决心也就更加坚定了。

不过,他却久久不敢提笔。虽然此前他已经出版过十多部个人专著,但已经有这么多书写过晏阳初了,他又该怎么写呢?能写出他的伟大吗?他常常这样问自己。

他又一头钻进了资料里。这时他发现,书店里当时写晏阳初的书籍,大多是研究性的理论文章,即使少许写晏阳初本人的,也大多注重史料的搜集、乡村运动的功绩,而忽略了对他本人的刻画,缺少对活动细节的描写,史料有余而文学色彩不足,读来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苗勇想:“也许,这就是晏阳初一直不被人们所熟知的一个原因吧!”

于是,他在对晏阳初本人资料收集整理的同时,加大了对晏阳初工作过的地方及亲戚朋友、研究者的走访。10年之间,他先后走访了河北定县、上海、湖南、重庆、香港、西南大学等70多个地方(单位)和晏阳初亲戚朋友晏大慧、晏鸿国,研究者潘家恩、张艺英、扈远仁、李行之等近100人。

2005年5月,他终于拟好了写作提纲,但因工作原因又耽搁了。等真正提笔写作,已经是2006年9月初,故乡巴中到处是丰收的喜悦,而他也在远离巴中几十公里的另外一个县城里。与家乡有了距离,有了凝望的心态,他也就对晏阳初博士的桑梓情有了切身的体会。

“我就选择在这样一个香气弥漫的秋夜,坐在我单身宿舍临窗的桌子旁,铺开稿纸,动笔写下了第一行文字。外面是漆黑的夜,有暗香涌动,一如我圣洁的心。灯光寂寂,窥我伏案的跋涉,那一行行文字,无不渗透着我难言的感动。”苗勇回忆这段写作历程时,他写道:两年多时间,七百多个夜晚,我常常在嗟叹和忧生患世里沉浮,几十年前的那些可敬的身影总在我眼前浮现,他们的慷慨长笑,低首嗟叹,交叠在我眼前。我常常无法入眠,故事的牵萦让我无所适从,他们崇高的精神让我敬仰。我不知道,自己这一次与晏阳初博士的心灵对话,可否让他颔首微笑。“写作,是个艰苦的工作,更是精神的涅槃,尤其对我这样的业余写作者而言。有许多次,完成一个段落,我躺在床上,都觉得自己写不下去了。但第二个夜晚来临,我又习惯性地铺开了稿纸。我坚持了下来,心中一直有个声音激励着我,十多年了,我要完成心里的夙愿。”

“这本书,它就是我对一位先贤长久仰望的结果,我从一个平民的视角对他进行着最真实的解读。虽然许多具体的细节早被时间湮灭,但我还是力求还原最大的真实。我只希望通过这本书,会有更多的人了解晏阳初博士,了解他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怀,了解他终身不悔的坚定信念。会有更多的人记住他、缅怀他、学习他。”

2007年书稿完成后,又是长达几年的精心打磨,苗勇最终将自己对晏阳初的尊敬和崇拜,汇聚成了这本《晏阳初》。

独家

对话

对这样一个享誉世界的巨人

应该让更多人

知道他、记住他、传承他

红星新闻:苗老师,首先祝贺您的力作问世。晏阳初是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请问您创作这部小说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写晏阳初这个人?

苗勇:晏阳初是四川巴中人,作为一个大巴山文人,为家乡人物风情立传,是我一直以来的情怀与梦想。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晏阳初这个人值得大书特书。他为中国和世界劳苦大众服务七十余年,曾和爱因斯坦等人一起被评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被里根总统授予“消除愚昧饥饿总统终身奖”,获得很多荣誉,被尊称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但很长一段时间,晏阳初在国内名声不显,在他的家乡巴中,甚至很多人对他一无所知。对这样一个享誉世界的巨人,应该让更多人记住他的事迹、知道他的贡献,传承他的精神。

红星新闻:能不能说说您的创作过程?

苗勇:这本书的创作过程是很漫长的。

最初知道晏阳初这个名字是我上中学时,现在已记不清是从什么书上看到的,上面寥寥几笔,大意说晏阳初是世界上平民教育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在全世界都很有名望。在那懵懂的年龄,我深为巴中有这么一个大人物而沾沾自喜。

后来我又到了外地读书,在与同学交谈时,发现大家对晏阳初一无所知,甚至根本没听说过他的名字。我去学校图书馆查他的资料时,发现也是一片空白。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对他的贡献产生了怀疑。

直到后来我在家乡参加工作后,有了到更大的城市出差的机会,才在一些大型书店陆续看到一些关于晏阳初的书籍和文章。随着对他的了解加深,他的精神和事迹让我愈发震撼。

同在桑梓,这样一个人物,理当被人们铭记或知道。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写一写晏阳初,写出我心中的仰望。

但晏阳初是一个需要仰视的人。他精神崇高,经历丰富,他为劳苦大众服务的理想萌发于“一战”欧洲战场,成型于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后来又走出国门,为世界劳苦大众服务。要想立体地、全面地把他的经历和精神风貌展现出来,难度十分巨大。于是我很早就开始收集关于晏阳初的资料。在2005年5月就拟好了提纲,2006年9月正式动笔,2007年基本成型。从开始创作到正式出版,前后历经了15年。如果从资料收集算起,时间跨度就更长了。

红星新闻:这本书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苗勇:从创作初衷来看,我力图用文学的语言对晏阳初这位独具特色、享誉全球的平民教育家进行艺术再现,尽可能立体地、全面地展现其人物形象和精神风貌。其核心要义主要有三个:

一是讲好中国故事。晏阳初毕生从事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的探索和实践,是第一个将中国本土发明创造的平民教育理论、乡村建设经验传播到国外,并生根发芽取得成效的教育家。本书力图延续一种精神,让人们全方位了解晏阳初的同时,努力将其平民教育、乡村建设思想以及自强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以真诚和感人的文学方式流传下去,体现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要求。

二是晏阳初是乡村建设绕不开的人物。晏阳初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河北定县开展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实践,他根据“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中国古训,创造出“一大发现、两大发明、三种方式、四大教育、五个结合”的平民教育思想,以教育为工具,推动乡村经济、政治、卫生、文化全面发展,为定县乃至全中国留下了大量有形和无形资产,是乡村建设先锋和绕不开的人物,其理论和经验对当前大力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依然有着重要借鉴和启发。

三是晏阳初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者。上世纪四十年代,晏阳初接受赛珍珠访谈时就提出:“我要向全世界提出这一个问题,请求解答。为什么不能团结所有国家、所有地区的人民以共同打击我们的敌人——愚昧、贫困、疾病和腐败政府呢?”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他的足迹遍布泰国、菲律宾、印度、加纳、古巴、哥伦比亚、危地马拉等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先后在南美、非洲和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推行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为世界贫苦人们打开智慧和富足之门,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者。

红星新闻: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苗勇:全书以晏阳初一生拼搏奋进为主线,艺术再现了晏阳初史诗般传奇的一生。主要体现了“三性”。

一是政治性。晏阳初推行以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为特色的“乡村改造运动”,高度契合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晏阳初先后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平民教育运动,他的一生感动了全世界,《晏阳初》体现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二是故事性。目前市面上有关晏阳初的作品不少,影视剧、纪录片也有,但大多是研究、传记,缺乏故事性和吸引力。本书有别于市面上这些书籍,以传记小说切入,较为新颖,不落俗套(属于首创),有很强的故事性。比如:四大教育,无论是文艺教育,还是生计教育,抑或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不是干瘪瘪的介绍,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讲述,机心巧妙、引人入胜。再比如:晏阳初爱国爱家的情怀,也是通过他与底层人民特别是背二哥的交往作为背景线,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来体现。讲晏阳初抗日,也是通过讲述定县平教学员组织游击队、讲述晏阳初在湖南帮助张治中搞县政改革等故事来体现,生动感人。

三是可读性。本书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实现故事片与纪录片的有机结合。《晏阳初》是在大量阅读市面上有关晏阳初的书籍,又实地走访晏阳初博物馆、晏阳初亲属,以及定县、重庆乡村学院等基础上,于2007年撰写形成初稿,经10多年打磨而成,具有全面性和权威性。在表现方式上,又以小说形式来呈现,语言生动,故事感人,文学性、可读性很强。

红星新闻:从目前来看,这本书的出版产生了哪些影响?适合哪些人群阅读?

苗勇:《晏阳初》一经出版,先后被新华社、人民网、中国网、央广网、环球人物网、光明日报、工人日报、广州日报、南京日报、四川日报等近百家媒体宣传报道。2021年9月又入围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人气榜第一名;被《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评为中外10本好书,受到广泛好评。

晏阳初说,“今后新教育的途径是:不要再模仿别人,要自尊自信,自己创造。外国的科学我们要学,外国的教育,自有他们的背景,我们如何能够毫无目的盲目抄袭呢?”他学成回国后,尽管已有平民教育经历,但还是花费一年多时间,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吃透情况。在乡村改造时,晏阳初也并不以“导师”自居,提出要想“化农民”就必须先“农民化”,拜农民为师,尤其注重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他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值得乡村教师或乡村教育学习借鉴,适合高校老师(特别是师范院校老师)阅读。

晏阳初从小就树立为国为民之志,并因仰慕清时四川名将杨遇春一度改名晏遇春,以此砥砺自己,发奋学习,报效祖国。他家境贫寒,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香港大学后,只要加入英国国籍就可获得丰厚奖学金,但他愤然拒绝。后来又以惊人的毅力半工半读,先后毕业于美国耶鲁与普林斯顿双料常青藤名校。《晏阳初》一书适合中小学生(特别是初、高中生)学习,学习晏阳初不断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

晏阳初学成归国后,放弃上海和北平的优越生活,带着金发碧眼的妻子许雅丽和襁褓中的婴儿,举家迁入偏僻艰苦的定县农村,“穿粗布大褂,住农民的漏雨的房子”“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真正做到了真心为民、不忘初心。《晏阳初》一书适合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学习晏阳初心系劳苦大众,敬业奉献的精神,像晏阳初一样“要用我毕生的事业取得的一点经验,为全中国乃至世界出一点力量”。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照片由作者提供

新闻推荐

11 月 A 股趋势机会前瞻 市场篇一致看好新能源、军工和人工智能

新能源汽车销售涨势喜人。据新华社11月一般是活跃资金的主战场,因为收官之战决定了一年的收成究竟如何,而且11月从政策...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