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10位院士喊话全球青年学者:把握“成渝”机遇 来川成就未来

成都商报 2021-09-08 04:10 大字

全球青年学者论坛

9月7日,第十九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简称“海科会”)在成都正式开幕。其中,首次在“海科会”上举办的全球青年学者论坛是大会的重头戏之一。200余名来自全球各地、各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齐聚成都,他们将通过考察、参观、交流、对接等环节,了解和挖掘在川、在蓉发展的新机遇。这也是四川在全国全球引才揽才的重要举措。

当天下午,论坛召开期间,10位对四川发展有着深入参与或了解的两院院士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喊话”青年学者:年轻人想要干事业的舞台,可以考虑来四川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四川省经济总量4.86万亿元,居全国第六位。成都更是连续12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当前,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之下,来川来蓉发展成为了许多青年人才的愿望。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

大学因人才而兴,城市因人才而盛。四川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尤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下,真诚欢迎大家来四川开拓创新,为四川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

进入新发展阶段,四川面临“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等重大战略机遇,川藏铁路、成渝中线高铁等项目相继落地,四川的轨道交通事业也迎来了新的春天。真诚欢迎各位青年学者成为四川科研大军中的一员!

■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都要依靠广大青年科学家的不懈奋斗。四川是重要的经济大省,也是我的家乡。这些年,四川不论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环境还是创新氛围,都发生了巨变。希望各位青年科学家能够为我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

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将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强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国土空间布局的优化,以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需要大量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欢迎天下英才来川建功立业!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王玉忠:

我从研究生开始,在四川生活工作了三十多年,充分感受到了这里开放包容的文化。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四川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面对当前一系列的重大机遇,青年人才更应牢牢把握新机遇。这里有着许多科学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政策东风,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

■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

四川是一片热土。我出生于四川,知道四川是一个开放包容、宜居宜业的“宝地”,非常有利于有志青年在此成长和发展。所以我建议青年才俊们考虑到四川去创新创业,成就自己的梦想!

■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

大力推动四川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渠道。这中间存在着大量机遇与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将唯一的院士工作站落地在了宜宾,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全技术链的发展。我们也希望,更多来自海内外的青年跟我们一样来到四川,建设四川!

■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广大青年科技人员肩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希望大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找准方向,刻苦钻研,克服困难,勇于挑战,勇攀高峰。也希望广大青年学者能够落户四川。四川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宝地”,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这里必将为大家提供一个彰显自己才能的广阔舞台!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刘合:

国家“双碳”目标之下,为许多行业领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希望全球青年人才多关注这些重要领域的重要信息,作出自己的重要贡献!

■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

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四川,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为全球青年学者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新动力!天下英才共聚四川,共谋创新和发展的激情与梦想!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吕国应

大咖观点

诺贝尔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

一个国家基础研究的活跃度决定了诺奖多寡

“诺奖的评价体系大部分基于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得诺奖就像买彩票,你可以选择一次买一张,或一次买很多张。显然,后者中奖几率更高。”在海科会开幕式暨天府论坛上,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做主题演讲,他以科技投入和基础研究的相关性为切入口,揭示科技投入与获得诺奖的关系,认为一个国家基础研究的活跃度决定了诺奖多寡,而基础科学研究就像买彩票,“结果不可预料”,因此,长时间大量投资,以及培养大量年轻人才是关键。

2013年,迈克尔·莱维特因“为复杂的化学系统发展了多尺度模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他看来,基础科学研究是促进未来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当下很多科学研究,都是基于40多年前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比如,如何制备新冠肺炎抗体。“诺奖就是在鼓励全世界的科学家做基础科研的研究创新,尊重开辟先河的人,而非在此基础上做得更好的后来者。”

那么,如何才能“中彩票”?

“答案是投资基础科学研究,高质量的科学需要高额且持续、长期的投入。”他展示了一张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资和诺奖个数对比图,表示投资越大,获得诺奖的个数就越多。“要‘中彩票’,需要一个庞大的团队,同时覆盖不同领域。”他以英国剑桥一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例,该实验室在过去60年间诞生了20余个诺奖得主,整个实验室约有2000名科研人员。该实验室的特别之处在于,有强大的科研支撑,还有一套职责分明的人员架构体系,领导负责行政运作,让年轻人、学生全情投入科研。“对年轻人来说,保持独立性非常重要。而我,也曾沿着这样的方向一路走来,最终获得201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摄影记者 吕国应

国医大师张大宁:

中医药发展迎来最好机遇“疗效”是发展的根本

开幕式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国医大师张大宁就中医药未来发展做专题演讲,他认为,疗效是中医学未来发展的根本。

“与现代医学有所不同,中医学有着双重属性,”张大宁表示,一方面中医学属于医学范畴;另一方面,由于其特殊历史背景和条件,又使其具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但医学属性是中医的根本属性,文化属性是辅助属性。也就是说,疗效才是立身之本。中医学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且不断发展壮大,其根本原因也是“有效”。

在张大宁看来,当前部分人对中医学仍有疑惑,“这可以理解”。他认为,现代医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一门应用,自然科学的任何进展,都会被现代医学所吸收,从而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尤其近几十年里,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现代医学也随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基础理论也发生了一些变革和突破。他举例说,大家所熟知的核磁共振、CT、靶向药物等等医疗手段,都是这样产生的。

“但中医学也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他说,当前,中医药发展迎来了最好机遇,而要发展中医学,就要把中医药学最优秀的技术继承下来。当然,不仅要继承,更要发展,要使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创新。这就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新闻推荐

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的“和平使者”,被送往全球各地,为我国的外交作出了贡献。大熊猫的样子非常可爱。它的身体毛茸茸的,像穿上了一...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