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公平教育人人受益:市中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内江日报 2021-06-16 07:38 大字

合作办学

(张国全 张英)近年来,市中区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为契机,采取狠抓基础保障、教育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特色教育等措施,校际间差异系数逐年降低,各项指标均在标准范围内,确保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实效。

狠抓基础保障。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确保教育经费做到“三个增长”,市中区2020年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较2017年增长22.77%;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和教职工工资“三项经费”增长达国标。2018年-2020年,农村税费政策转移支付资金投入义务教育的比例超过省规定标准。教育附加费和地方教育附加费全部投入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和教育事业发展。土地收益部分按10%比例计提教育资金,全部用于增加中小学教师收入和改善各级学校办学条件等。

狠抓教育改革。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合作、整合办学模式,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加强城乡结合、校际结合,已开展合作办学16所、整合办学6所,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效益,同时引进优质高端民办学校(内江天立国际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发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有力缓解了主城区小升初招生压力,有效化解了城镇“大班额”难题。同时,坚持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把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纳入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整体规划,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分布、变化趋势等情况,统筹安排,免费就近入学,享受与当地学生同等待遇,实施无差别教育。

狠抓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配置,不断完善教师公开招考制度,按需补充教师。近五年,市中区公招、选调、招聘教师571名,其中音体美小学科教师104名,占公招教师总数的18%,师生比达省规定标准。严格落实新招考教师最低服务期制度,确保师源稳定。鼓励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任教;鼓励城乡教师跨校互聘兼课和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探索名师和小学教师走教模式,建立教师柔性流动机制,促进全区师源优势互补。

狠抓特色教育。作为“四川省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县(区)”,市中区围绕“构建文化、拓展内涵、提升品位、打造特色”发展思路,突出“实、精、准、细、严”五字方针,坚持走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之路。

近年来,市中区教体系统收获了诸多殊荣:市中区教体局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14年获“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层优秀组织奖”,连续8届获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新实践活动基层优秀组织奖。有国家级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2所、省级3所、市级8所,省级机器人实践基地4个;内江十小、内江实验小学被中科协命名为首批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单位。全安中心校连续多年获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集训及联赛(全国)冠军,内江一小等6所学校成功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

新闻推荐

专业枯燥的医学知识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6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有关情况。会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党委书记张伟在回答记者关于...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