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四川80后作家雍措:用文学回报家乡“凹村”

华西都市报 2021-05-14 03:05 大字

雍措

5月6日,第三届三毛散文奖获奖作品揭晓。在“单篇散文”的大奖获得者中,来自四川甘孜州康定的80后藏族作家雍措凭《凹村》榜上有名,成为本届三毛散文奖中唯一的四川获奖作家。这也是她的散文作品获得“骏马奖”之后,又一次获得散文类的文学大奖。奖项揭晓后,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到雍措。她的家乡在甘孜康定姑咱镇时济村,根据地形命名“凹村”。近些年,雍措写了一系列关于“凹村”的散文。她不只是写时济村,还写整个大渡河流域的村村落落,是高原农村文化的小小缩影。

“凹村是我创作的根,我们血脉相通”

封面新闻:关于凹村,你写了很多文章,它也成了你笔下的一个文学存在,为什么它会给你这么多灵感?

雍措:是的,我一直在写凹村系列的文字,细细想想已经有十几年了。凹村是我创作的根,我离不开它。凹村与我是一种母与子的关系,我们血脉相通,并可以在某个时刻隐隐对话。凹村养育了我,我曾多次想怎样能回报她,直到后来我遇见了文学。

封面新闻:在贡嘎山杂志社当散文编辑,你自己也写散文。对于散文这个文学体裁,肯定有格外的喜爱。为什么会这么喜欢散文?它的魅力在哪?

雍措:每种体裁都有她非常吸引人的一面,我也喜欢小说和诗歌,也做过尝试,但是始终觉得没有散文写得顺畅。还有就是如今的跨文体写作,开拓了散文的边沿,给了散文创作更多的可能性,让我更加迷恋散文这种创作方式。

“我们应该用一种崭新的眼光去对待散文”

封面新闻:要想把散文写好,写得独特,你认为,作者应该在哪些方面努力?散文可不可以运用一些诗歌、小说的元素?

雍措:创作是一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

因人而异,所以努力方面我给不了建议,歉意。但是我想的是写自己想写的,写自己能写的,就好了。至于能不能用诗歌、小说元素,就像前面我所说的,现在的散文写作迎来了一个新的格局,我们应该用一种崭新的眼光去对待她。我自己的散文里就有很多小说元素,我希望的是自己能革自己的命。

封面新闻:有哪些作家的散文作品对你的写作有启发性的影响?

雍措:我是写散文开始的,但实际读的散文书籍远远没有我读的小说多。不过既然是文学创作,其实都是相通的。我读书喜欢成系列地读,喜欢把一个作家包裹性地读,那种感觉会让我和作家很亲,我对自己喜欢的作家时时刻刻都充满着好奇心。记得很多年前莫言老师还没有得诺奖时,我就买了他当时的全套书,提着二十多本书走在成都的大街上,一点没有沉重感,反而觉得像莫言老师的文字一样,想飞起来。那种感觉至今记忆犹新,美好极了。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新闻推荐

生孩子那么痛 “无痛分娩”普及率为何不高?

杭州“90后”妈妈何静回忆起今年1月的生产经历时感叹,生孩子真是让人痛到“怀疑人生”,10个小时的阵痛后她已筋疲力尽,最后...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