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将科技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
武侯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
前几天举行的第三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上,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员周长春对其团队研发的“3D打印定制生物活性骨诱导再生修复产品”进行了成果发布。最近几天,他又带着团队奔波于实验室和企业之间,用他的话说,这个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虽然已经攻克了最难的关口,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作为成都统筹布局的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处于市中心华西坝片区,拥有“一校四院”(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华西医院、华西口腔、华西二院、华西四院)优质资源。如何把科研资源变成产业优势,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武侯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正在探索。近日,华西大健康一体化综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启动,为推动“一校四院”科研成果转化,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为学院和企业牵线搭桥
推动科研成果实现产品市场化
“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我们正在研发第四代基于纳米孔技术的单分子基因测序仪,并推进其市场应用。”说这话的是广州孔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胜。目前,该公司已经落地武侯区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的“华西健康谷”。
这是科技成果在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得以产业化的一个代表。孔确基因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魏于全教授领衔、多位国家高层次青年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由广州精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投资设立。
“科技创新就是让研发成果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这需要一个渠道去实现,让成果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才最终产生价值。”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一年,功能区成为了学院与市场企业的“红娘”,通过产业功能区牵线搭桥,改变了学院科研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实验室,而是与市场对接越来越紧密,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高校教师参与到成果转化项目中,让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
将华西优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项目还有很多:四川美科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丁有权博士团队立足于免疫细胞和干细胞为核心的生物科技领域的研发;成都大哲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朱江团队聚焦重大传染病分子生物诊断的研发等。
据悉,围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武侯区与四川大学通过创新“政府+高校+平台公司”的模式,每年四川大学有超过40项科技成果,优先在武侯区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落地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已经实现转化的成果,在市场上也获得了可观的反映。其中,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秦勇教授团队研发的天然药物奥利司他项目通过和重庆植恩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已经实现产业化,并在中国、美国、欧盟等地区获得8件发明专利授权,原料药和制剂产品销往欧美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售收入高达30亿元。
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
实现科技成果从“1”到“N”产业化应用
“医学成果转化本身就是一个周期漫长、投入巨大的工程。一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并转变为商品,需要经过申请专利、样机、产品、临床试验、注册和市场营销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是个科研成果转化的启动因子。”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成果转化,政府将如何扮演好“推动者”角色,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从“1”到“N”的产业化应用?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发展论坛上,以成果转移转化为核心,线上信息共享、线下精准对接的“环华西健康产业一体化综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在与会来宾的见证下正式启动。该平台的启动,将为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华西健康产业一体化综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如何探索产业运营新模式?该负责人介绍,功能区将聚焦“三个精准”,加快构建具有生命力的全过程服务体系。
打破信息“孤岛”,精准发布科研应用机会清单。功能区将主动对接一校“四院”科研成果信息,定期发布健康科研成果信息资源、产业要素等机会清单,通过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广泛链接政府、高校、行业机构、各大医院、优质企业官网。
畅通“绿色通道”,精准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功能区将通过信息交流、举办行业峰会,促进互通交流与业务合作。积极为项目转化落户企业开通工商注册、税务登记、资质办理、咨询指导服务等绿色通道,协助企业办理相关产业扶持政策补贴。
营造多元场景,精准提供产业化发展配套服务。功能区将探索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成果转化路径,聚焦院校和企业核心诉求,积极做好政策研究、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品牌推广、人力资源、财务服务、法律服务、金融资本等配套服务,营造尊重科技创新的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
数字看变化
聚焦大健康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创新资源,区域内的“一校四院”就是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供给源泉”。武侯区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内,有两院院士20人、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平台和重点实验室39个。其中,光是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就拥有6个国家和部级医学研究类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了前沿生物技术与疾病激励研究、基因免疫治疗研究、干细胞与组织修复研究等多个方面。
记者手记
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可以说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创新资源,四川大学、中国医疗界的“王牌军”——“华西天团”在功能区汇聚,这“一校四院”就是功能区的核心所在。每一个资源,都彰显着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的实力所在。把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思路清晰、步伐坚定, 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增强其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路子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久久为功。希望华西大健康产业功能区在重塑产业经济地理的过程中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本报记者 粟新林 文/图
新闻推荐
工作人员展示《辛丑年》特种邮票。新华社记者张楠摄本报讯(记者张立峰)1月5日,记者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