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陈冉:古老竹笛发新声

成都日报 2020-12-21 00:48 大字

陈冉在蓉城之秋音乐季演奏

十孔笛乐团专场演奏会现场

张维良教授在演奏

易加义教授在演奏

陈冉

本报记者 吴亦铮 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提要

12月12日,中国首支十孔竹笛专业乐团亮相成都城市音乐厅,古老竹笛发出了风雅潇洒的丝竹新声,充分展现了这一四川本土乐器的艺术魅力。

笛属于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从最早的骨哨笛发展到如今的竹笛,经历了8000多年的历史演变。到了近现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加适应新的音乐发展需求,中国音乐家纷纷对竹笛进行改良,其中由沈文毅先生研制出的十孔笛,经历了四代传承后,已成为四川音乐学院独具特色的音乐名片之一。

今天,十孔笛第四代传人陈冉要为大家讲一讲笛和笛人的故事。

嘉宾

陈冉,青年竹笛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竹笛专业教师,师承著名笛子演奏家易加义教授。四川音乐学院十孔竹笛乐团艺术总监兼团长;四川竹笛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民族音乐发展促进会理事,成都现代室内乐团首席竹笛演奏家。多次成功举办个人音乐会,代表文化部、四川音乐学院出访奥地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并任独奏。首演作品《山色无中》《墨臆〈古诗四帖〉》《夜忆·夕霁》《姻缘》等。获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第四届文化部“文华奖”等奖项。

对话

从六孔笛到十孔笛

古老竹笛的现代化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何到了近现代,音乐家们纷纷开始对传统六孔笛进行改良?

陈冉(以下简称陈):其实中国笛子从出现到今天,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和改良当中。最早的骨哨笛出现在8000年前,它的制作材料是动物的骨头,再之后出现了玉石做的玉笛、金属做的铜笛铁笛等,最终还是以取材简便、制作容易、成本较低的竹笛最为普遍。

1840年以后,西方文化开始进入中国,西方的音乐理论也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程度和范围上的认可与运用。1954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成立了乐器改革小组等机构,发起了全国性的乐器改革,竹笛作为中国传统乐器,自然得到了高度关注,各种改良成果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记:十孔笛也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陈:四川音乐学院的十孔笛开创者是沈文毅先生,他创立了四川音乐学院笛子专业,为西南的竹笛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孔笛的研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初的时候,沈文毅先生在原有的六孔笛基础上增加了右手的大拇指按孔,制作出了七孔笛。1954年又增加了两个小拇指按孔,研制出了九孔笛。再后来经过反复尝试后,又在九孔笛的基础上增加了左手大拇指的按孔,发展出了今天的十孔笛。

1961年,沈先生的学生王其书用十孔笛公开演奏了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其准确的半音演奏和灵活的转调,赢得了专家们的广泛认可。之后,十孔笛成了四川音乐学院竹笛教学的必选乐器。从沈先生开始,经历了张宝庆、王其书、易加义、廖骏、石磊和我四代人的不断传承和探索,今天已经成为川音一张独特的音乐名片。

记:相比传统六孔笛,十孔笛在演奏上有哪些独到之处?

陈:十孔笛加孔的目的主要是方便转调和保证吹奏半音时的音准,十孔笛因为增加了按孔,让每根手指都能发挥作用,基本保证了绝大多数半音都有相对应的指孔,保证了乐器本身的音准。

传统的六孔笛在演奏中为了保证音准,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气温、气息、气流等,此外还要考虑半孔指法的准确度,这对于演奏者来说,难度是非常高的,特别是演奏变化音的时候,按多按少,很难有一个准确的衡量标准。十孔笛使得绝大部分变化音的演奏不需要半孔指法,有了相对应的音孔后,让半音的演奏更加可靠。

这样一来,无形中让笛子能够演奏的音乐类型大大拓展了,不仅是传统的中华古典音乐,对于现代音乐以及西方音乐,也能够很好地胜任。

对竹笛的改良有许多不同的方向和理念,但像川音十孔竹笛这样非常具有代表性,并得到持续推广和演奏实践的竹笛改良却并不多见。

奏阿诗玛,亦奏巴赫

弘扬本土,联结世界

记:十孔笛为何能够在四川得到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陈:首先我认为四川音乐学院是十孔笛诞生的摇篮。沈文毅先生是西南地区竹笛演奏的领军人物,也是四川音乐学院笛子专业的创立者。同时,借助川音的教学资源,十孔笛成为川音笛子专业的必修课程,让它自诞生之日起,就有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生长环境。

其次,四川音乐学院在十孔笛普及上做了积极的工作。川音的竹笛专业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纷纷不约而同地对十孔笛进行了相应的普及和推广,使得他们的学生对十孔笛有所了解,部分学生进入四川音乐学院后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扩大了十孔笛的演奏人员队伍。

第三,成都优秀的音乐人才为十孔笛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中国西南的音乐发展高地,成都一直都有着浓厚的音乐氛围,吸引着无数音乐人前来学习和生活,人才的会聚客观上也为十孔笛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人才基础。沈文毅先生之后,十孔笛经历了张宝庆、王其书,易加义、廖骏,石磊和我四代竹笛演奏家的不断探索、传承和发展,其间演奏了无数经典曲目,也获得了国内乃至国际的音乐大奖,让十孔笛音乐领域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记:十孔笛作为本土特色乐器,对于弘扬本土文化,其实是调性相合的。

陈:十孔笛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竹笛的改良,它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能够让古老竹笛发新声,更加适合当下新时代音乐演奏的需求,所以从客观上来说,它虽然可以算是四川的本土特色乐器,但并不意味着它只与本土文化调性相合。实际上,在我们的演出中,它不仅可以用来很好地演奏弘扬本土文化的音乐作品,如《阿诗玛叙事诗》《三峡随想曲》等,同样也可以用来演奏国外音乐的移植作品,比如巴赫的三重奏、《Libertango》等。

亮相城市音乐厅

丝竹新声处女秀

记:你是如何与十孔笛结缘的?

陈:我从10岁开始,就跟随恩师易加义学习六孔笛,12岁进入四川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之后又进入了川音本科,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十孔笛,了解到了这是川音的特色。就这样,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十孔笛成了我演奏的主要方向,一直持续至今。

在我演奏十孔笛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快乐,也收获了很多荣誉,比如2009年获得了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201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奖”、第四届全国民族器乐专业比赛青年组最高奖“演奏奖”等,这些经历,对我来说,既是荣誉也是激励,让我坚定了在十孔笛演奏道路上不断前行的信念。

记:作为中国首支十孔竹笛专业乐团的创建者,你当初为何会萌生这样的想法?

陈:创建乐团,其实是受了张维良老师的影响。2012年,中国竹笛乐团正式成立,让一直以独立、个性闻名的竹笛,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为中国传统乐器竹笛探索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此后,国内的竹笛乐团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用不一般的重奏、合奏,让竹笛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但这些竹笛乐团绝大多数以传统六孔笛为主,十孔笛尚属空白。2014年我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当时我就在思考,十孔笛作为川音独特的音乐名片,能不能也以乐团的形式,加入到中国的竹笛乐团中来,为中国的竹笛乐团,吹出一道别样的风景?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积极地进行筹备,在我的老师易加义教授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底,十孔竹笛乐团正式成立,成员是来自四川音乐学院的竹笛学生,包括附中、本科、研究生以及优秀毕业生。

记:12月12日,十孔笛乐团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为市民带来了一场精彩演出,这对于十孔笛的发展来说很有意义。

陈:首先,我们乐团从2018创建后使用十孔笛进行专场演出,这是尚属首次。因此说这次在成都城市音乐厅的专场演奏会,是我们的处女秀也不足为过。对于一个乐团来说,首演能够完成,无疑为我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为我们以后奉献更多更好的作品,夯实了基础,积累了信心。

当然我们的演出也让更多人领略到了十孔笛的风采。作为四川音乐学院的特色音乐名片,十孔竹笛虽然活跃在各大专业比赛和活动中,但对于公众来说还略显陌生。这一次通过我们的演出,让更多普通民众现场欣赏到了十孔竹笛的魅力,为十孔竹笛的普及和推广,打开了新的局面。

另外,演奏会上有许多新的曲目,如《山中幽人》《远观》《竹丝水墨五帧》《朵洛荷变奏曲》《西域行》等,都是首演,这些曲目的加入,也丰富了十孔竹笛的演奏清单,拓展了演奏范围,为今后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得到了众多专家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很感激他们能给我这个机会来创建十孔笛乐团,建立乐团的初衷是对川音十孔笛的发展与传承,我们也希望在自己的不断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为十孔笛做更多的事。

助力打造国际音乐之都

“人无我有” 不可替代

记:成都当下正在积极打造国际音乐之都,你认为十孔笛这样的本土乐器,对于国际音乐之都的建设,有着怎样的意义?

陈:国际音乐之都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但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一座城市的音乐内涵。成都无疑是一座音乐底蕴深厚的城市,可要成为国际音乐之都,这座城市还应该拥有更多“人无我有”的元素,从这点来看,成都也是有着非常深厚积淀的。比如说戏曲和曲艺上,成都有川剧、四川清音、四川扬琴等,在特色乐器上,四川音乐学院还有蜀派古琴,与十孔竹笛一同组成了“人无我有”的独特音乐元素,这些都将成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道路上的推动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些独特的、人无我有的东西,更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

记:成都即将迎来大运会,十孔笛是否会在这个千载难逢的平台上绽放光彩?

陈:十孔笛乐团在今年的首演获得了成功,为日后的发展注入了无限可能。作为一名生活在成都的青年演奏家,我希望为四川音乐学院,为成都这座城市带来更多更精彩的音乐演出。如果未来有这个平台,有这个机会,我们非常愿意将自己的所学所得奉献给更多的观众。

手记

2020年12月15日 成都

笛,是中国最具知名度和辨识度的乐器。笛的历史源远流长,《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从考古发现来看,如果以河南舞阳出土的“骨笛”标本作为源头的话,那么笛在中国的历史已有8000年,而最常见的竹笛历史,也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在中国古代,笛不仅是常见的乐器,更被赋予了“涤荡邪气”“治国安邦”的意义。《乐书》记载,“笛之涤也,可以涤荡邪气出扬正声,七孔,下调,汉部用之。”《风俗通》也有记载:“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也。长尺四寸,七孔。”正因为这种正能量的文化赋予,使得笛子在中国古代的宫廷雅乐乐种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

同样,也正因为笛身上所代表的高洁文雅,让它极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以笛为题的诗词歌赋随处可见,李白的《从军行》,“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苏轼的《中秋》,“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黄庭坚的《念奴娇》中有,“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有意思的是,虽然古籍中对笛的记载为七孔,但实际上流传最广的笛却为六孔。到了近现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让这一古老的乐器更加适应新的音乐发展,中国音乐家纷纷对笛进行改良,衍生出了一大批新生代的竹笛。其中,四川音乐学院沈文毅先生所研制的十孔笛在四川音乐学院扎下根来,在沈先生的带领下,经历了张宝庆、王其书、易加义、廖骏、石磊、陈冉等四代笛人持续不断地教学传承、舞台实践和作品创作,川音十孔竹笛已经成为极具特色的一张音乐名片。

12月12日,中国首支十孔竹笛专业乐团亮相成都城市音乐厅,风雅潇洒的丝竹之音萦绕其间,古老的竹笛发出了令听众如痴如醉的时代新声,充分展现出了这一四川本土乐器的艺术魅力。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新闻推荐

广州富力改名广州城 穆科科成德甲最年轻进球球员

日前,广州恒大已经被曝将改名为广州队,如今另一支广州球队也宣布改名。18日,广州富力宣布正式更名为“广州城足球俱乐部”。...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