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北京
■李继东
四川人去北京旅游,如果是冬天,最好能带顶帽子,有两片大耳朵那种最好。至少,也得准备件自带风帽的羽绒服。久居盆地,若准备不足,北京冬天的寒冷,足以让旅行变成一次苦行。北京的冬天,听不见北风呼号,冷得静默无声。天空明明一碧如洗,太阳又大又亮地高悬,空气却偏偏冷得无情无义,追着人不放,使劲咬人的耳朵,咬得耳朵生痛,直痛到脑门心儿里。若用手去捂住耳朵,那家伙就咬你的手指尖儿,反正绝不会放弃任何折磨人的机会。
北京有两种鸟较常见,乌鸦和喜鹊。没见过乌鸦的人,第一眼很新奇,但若听了它那难听的大嗓门,估计再也不想与它邂逅。有次去天安门,游人排出的队伍像长龙。看前面长龙,看后面仍是长蛇逶迤。人夹在队伍中间,心中原本就有些躁动,偏偏旁边国家博物馆的树上停着两只乌鸦,黑黢黢的,也不知是否一对雌雄,呆头呆脑地盯着树下的人,在那里“鸾凤和鸣”,一声长,一声短:“哇——哇哇——哇”不停地怪叫,叫得人心烦意乱。若是在乡下,估计早有人赏去几土疙瘩了。
喜鹊就不一样了,人见人爱。北京街头的树上,隔三差五地能看见喜鹊造的窝。游园恭王府,随着人队钻进秘云洞,隔着一大块玻璃,瞧一眼康熙帝御书的那玄机暗藏的“天下第一福”,出得洞来,一眼瞥见旁边红墙绿瓦的厢房屋檐上立着只喜鹊,小脑袋机灵地乱转,黑豆似的眼珠子晶亮,尾羽有节奏地扇着翘着,感觉真是个好兆头,一股幸福感油然而生。
北京川菜馆里的“川菜”久居京华,都改了性子,迎奉着当地人,样样都透着股甜味。所以到了北京,一定要吃本地菜,越本地越好。
——初来乍到的四川人,反正吃啥都觉得是在折磨味蕾,倒不如索性狠狠地“摧残”自己一番,回到盆地,也算多了一些谈资。
到了北京,全聚德的烤鸭自然是必须去尝一尝。其他地方的烤鸭几十元一只,全聚德烤鸭一只却要好几百。端上桌来,真正合胃口的就那几片鸭皮,金黄酥脆,入口即化。可惜太少,一人两箸就完成了光盘行动。剩下片得整整齐齐、厚薄均匀的鸭肉,还有油炸的鸭架和鸭架汤,感觉除翻了个花样,与内地整只烤鸭直接剁成块的口感不相上下。
据说全聚德的烤鸭近年来主要是外地人消费。前门全聚德总店前排着长队买烤鸭的,几乎全都是外地人。毕竟久负盛名,好吃不好吃,合不合口味,大家总想带回故乡给亲友们也尝尝。
除了烤鸭,北京的涮羊肉火锅也是应该去试一试的。上次我去北京,心里最牵挂的就是涮羊肉。于是寻了家在当地口碑极好的店,隔着门面玻璃,看着火锅店里烟雾袅袅,食客满座,一副“很好吃”的光景,心里就已经决定非吃不可。
当真坐到桌旁,盯着造型别致的小火锅里翻滚的白开水,却不禁大失所望。
北京天干物燥,当地人都以清淡为主,所谓的“火锅”,其实就是一锅白开水里丢了两块姜片。那薄薄的羊肉在滚水里一烫一抄,再在芝麻酱料里蘸一蘸,嚼在口中有盐无味,还透着股淡淡的膻味,对于享惯麻辣的四川人来说,不“失望”都难。
倒是吃涮羊肉火锅配送的甜蒜头,腌制得玉一样剔透温润,吃在嘴里甜丝丝、脆嘣嘣的,像水果一样。结果一顿火锅下来,羊肉没吃多少,免费的蒜头却没少要,剥下的蒜皮好大一堆。
还有炸酱面、爆肚,都是北京本地的名小吃,但凡有机会到北京,都应该试一试。对了,还有豆汁儿。汪曾祺曾经专门为豆汁儿写过一篇散文,称“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我前后两次到过北京,苦苦寻觅,可惜始终与豆汁儿缘悭一面。按汪曾祺的说法,我自然不能算到过北京的了,因此,只能算路过。
新闻推荐
12月18日,四川远达美乐队球员黄品蓁(中)在比赛中上篮。当日,在2020-2021赛季中国女子篮球联赛(呼和浩特赛区)常规赛第二阶段第1...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