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奖糊弄不了消费者
“中华名小吃”奖牌怎么评?还评啥,2000元一块,交钱拿牌子……近日,北京晚报记者调查发现,餐饮行业的许多奖牌可以花数千元在颁奖机构购买,但这些颁奖机构均无备案信息,其注册地址、官方电话等信息亦存疑。名店奖牌熠熠生辉的背后,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
“中华餐饮名店”“中华名小吃”“中国绿色餐饮名店”“最佳风味特色奖”……琳琅满目的奖牌,彰显了餐饮企业“含金量”,也令食客充满期待。奖牌背后的诸多“猫腻”却令人瞠目结舌:“中华名小吃”的颁奖机构是四川美食大会促进会,而这家机构并未登记备案;东北某地方美食协会对电话咨询的记者表示,“牌子你喜欢叫啥名就叫啥名”;有的餐饮企业干脆绕过协会,线下制作奖牌,自作主张悬挂,比“买奖”更便宜。
名目繁多、堂而皇之挂着的餐饮奖牌,竟然有不少是买来的、自封的、造假的,据说,这在餐饮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牌子就是门脸,挂几个响当当的牌子,门脸好看自然吸引人,至于是真是假,反正也没有人追究。况且你也挂,他也挂,倘若自家不挂就落了人后,影响了生意岂不是划不来?低投入、低风险,既好看又唬人,即使有的餐饮企业并不相信挂几个奖牌有什么用,但也在劣币驱逐良币的担忧下,被裹挟到“买奖”风潮里。
餐饮企业挂假奖牌,看似没有实质性的危害,但对餐饮业的发展而言并非幸事。真奖假奖杂糅其间,真假难辨,连真奖牌都让人不敢相信。首先,对顾客而言,这种虚假宣传就是明目张胆的欺骗,可能让他们乘兴而来失望而归,从此不再相信那些黄澄澄的牌子。其次,对那些真正凭实力获奖的餐饮企业来说,明显不公平。品质的提升、口碑的积累、业界的肯定,都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倘若奖牌得来如此容易,怎么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与努力?再次,这种需求催生了一些专卖奖牌的“山寨组织”,破坏了商业诚信,搅乱了市场环境,对社会风气有害无益。
说到底,餐馆饭店的品质、服务到底如何,不是奖牌说了算,而是顾客的口碑说了算。不管是什么名小吃、名品牌、名餐饮,归根到底还得靠品质和诚信取胜。别说是靠买来的奖牌撑门面,这几年,就算是一些公认的真正的老字号品牌,也会因为质次价高、服务不佳而屡屡被人诟病。这说明,奖牌再多,资格再老,如果背离了行业的根本,消费者都不会买账。更何况,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随时可以在网上查到餐饮店的评分,这些来自大众的评分远比一块好看的奖牌更具参考价值。指望一块牌子来糊弄人,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对于餐饮企业花钱买奖、虚假宣传现象,有关部门要有“较真的劲头”,主动作为整顿监管,用“看得见的手”清理市场环境,让真奖牌闪光,假奖牌无所遁形。餐饮企业也要拿出勇气去抵制买奖造假行为,以诚信经营和餐饮品质赢得市场。毕竟,消费者的口碑是任何奖牌都无法取代的。消费者也不能无动于衷,对那些欺世盗名的餐饮店要“用脚投票”、给予差评,扭转不良风气。执笔:刘振
新闻推荐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代强)近日,省林草局组织修订了《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于12月4日至12月24日向社会公开...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