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站起来了”
外骨骼机器人让瘫痪残疾人重拾信心
“科技改变残疾人生活——外骨骼机器人”展验活动现场。
关注国际残疾人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丹 文/图
对于广大因病或意外造成截瘫的残疾人来说,从床上、从轮椅上重新站起来,是他们的渴望。
12月3日,由省残联指导,四川肢残协会和电子科技大学人机智能技术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科技改变残疾人生活——外骨骼机器人”展验活动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举行,来自省残联、四川大学和成都、眉山的20余名肢体残疾人及志愿者参加体验活动,借助外骨骼机器人,部分截瘫残疾人从轮椅上重新站了起来。
现场体验
“穿”起机器人
瘫痪的他围着会场走了起来
32岁的自贡人林寒现场带头体验了这款“机器人”。林寒2013年因意外造成腰椎断裂,神经严重受损,下肢瘫痪。
现场,林寒熟练地操作起“机器人”,通过胸部、腹部和腿部的几条绑扎带,将这款设备穿在腰上,并固定好。摁下肘杖上的按钮后,“机器人”将林寒的臀部缓缓抬起,直至其站立状态,林寒则依靠肘杖稳稳站住。随后,林寒摁下按钮,右腿被缓缓抬起,往前迈出一步,紧接着,左腿被抬起,又往前迈出一步。“因为腿部没有感觉,所以对行走已没有概念,要保持平衡,需要肘杖及时跟上。”在“机器人”的帮助下,林寒围着会场走了起来,台下随即掌声四起。
林寒是这款“机器人”研发团队的志愿者,2015年9月,他被邀请参加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开幕式,并依靠外骨骼机器人进行了圣火传递。这一幕,让无数腿疾患者看到了希望。
“身体在恢复,心情也好了很多。”林寒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现场的残疾朋友,“站”起来后,他的身心都在快速康复。
科技赋能
不只帮助行走
更让残疾人树立生活信心
电子科大外骨骼机器人研发工程师邱静介绍,目前,研发团队根据不同身高、体重需求,研发出了最新版本,使用者只需要一至两天,就能实现“人机交互”与“人机合一”。
据了解,本次展验的外骨骼机器人是由电子科技大学程洪教授带领团队十年磨一剑,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并实现产业化应用。该机器人于2018年首批获得国家NMPA(CFDA)认证,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制造”。它能帮助肢体残疾人通过有效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的目标。
“在外骨骼机器人的帮助下重新站起来,感觉太好了!”现场,45岁的残疾人王大姐在“机器人”的帮助下,刚刚站起来的一刻,激动地叫出了声。她说,重新迈开脚步的那一瞬间,感觉热血沸腾,呼吸也变得顺畅。
科技改变生活。省残联副理事长马骏表示,目前,国内还有更高能的外骨骼机器人,通过脑、肌联动,更加智能地为脊髓损伤患者服务;同时,新型材料的运用,让这种穿戴设备更轻盈,让损伤更厉害的残疾人也可以使用并站起来。“通过穿戴设备让残疾人站起来,除了缓解瘫痪病人褥疮、压疮等疾病,更能从心理上帮助他们康复,树立生活的信心。”马骏说。
新闻推荐
传递拼搏精神 致敬榜样力量 上汽通用别克将助阵“2020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
上汽通用别克将助阵“2020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人物”评选活动上汽通用别克西南营销中心总经理张红。华西都市报-封面...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