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推动中国室内乐走向世界琥珀四重奏:因“乐”相“恋”15年

华西都市报 2020-11-30 03:03 大字

推动中国室内乐走向世界 琥珀四重奏。左起:宁方亮、苏雅菁、戚望、杨一晨

大提琴杨一晨。

第一小提琴宁方亮。

第二小提琴苏雅菁。

中提琴戚望。

这几天,国内顶级弦乐四重奏组合——琥珀四重奏的几位成员非常兴奋,正在忙碌“成立”十五周年音乐会的他们,虽然排练辛苦,但最令成员开心的是,经过多年努力,大众对四重奏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也越来越愿意走进音乐厅,享受这种被称为“音乐欣赏的终极形式”的艺术。

琥珀四重奏的演奏成员均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包括第一小提琴宁方亮、第二小提琴苏雅菁、特邀二提琴马魏家、中提琴戚望和大提琴杨一晨。15年间,他们用音乐解读着贝多芬、舒伯特、亨德尔、莫扎特、德彪西、门德尔松等世界著名作曲家的音乐“密码”。演奏之外,他们还会用“演讲”“沙龙”的方式,跟现场观众聊聊什么是弦乐四重奏,聊聊自己的音乐感受,分享一些琥珀四重奏“从我到我们”的故事。

贝多芬最后一首作品

是他留给世界的音乐密码

11月初,作为“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周——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重要嘉宾,琥珀四重奏在成都城市音乐厅里,分别演奏了贝多芬中期辉煌的弦乐四重奏作品Op.59 No2以及贝多芬生命中创作的最后一首作品弦乐四重奏Op.135。高超的演奏技艺与奶油般细腻的音色,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

“弦乐四重奏在古典音乐当中被称作音乐欣赏的终极方式。在这个世界里,音乐不再单纯表达某个单一的场景,它更具有一种哲学的力量,甚至到了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状态。”琥珀四重奏成员杨一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贝多芬的最后一首作品弦乐四重奏Op.135,就是这种终极艺术作品,“它不属于当代,属于每一个时代,是永远属于未来的作品,永远不会过时。这样的作品是贝多芬留给世界的音乐密码。”

在杨一晨看来,作家米兰昆德拉对贝多芬的描述最为贴切:贝多芬的音乐是一座孤岛,也是一座奇峰。“在贝多芬的作品当中,我们能够感觉到一种特别真诚的音乐语言。同时对贝多芬来说,室内乐特别是弦乐四重奏,是他在创作技法上完全的突破和超越。”今年,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也是琥珀四重奏成立15周年。11月20日、12月20日,琥珀四重奏在北京有两场音乐演出,其中第二场“贝多芬之夜”中就有贝多芬的经典四重奏作品。“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将贝多芬视作音乐世界的中心。很重要的一点,贝多芬的创作是不断向前看的,是一种无法被定性的音乐状态。”

用演讲“放低”音乐门槛

让观众敢于迈进音乐厅

杨一晨总会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观众了解作品的背景和音乐的表达。他的这一做法,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甚至有观众表示:“知道弦乐四重奏的‘门槛’很高,不了解的话根本听不懂。但杨老师的讲解,会让自己敢于抬脚,想要往这个‘门槛’靠近一点点。”

而琥珀四重奏的几位成员,也通过15年的相交与融合,默契十足,彼此一个眼神,就知道音乐演奏过程中该如何起承转合。“世界上优秀的弦乐四重奏一定不是临时拼凑的,要有一定的时间来磨合。我们的团有15年了,我们的导师、世界顶尖弦乐四重奏——阿班·贝尔格四重奏已经组建了43年。”多年的磨合,让他们不仅在演奏技法上得到长足进步,最重要的还要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体会合作的艺术。“其实在弦乐四重奏当中,人与人的相处是最有意思的,而且这个过程不像现在我们看电视剧可以二倍速三倍速,或者几秒钟看一段短视频,这是要用一生的时间慢慢出来,这个过程是无法加速的。”

除了音乐,杨一晨对写作、摄影等也有着极大的兴趣。其中,琥珀四重奏的公众号里关于音乐方面的文章,都出自杨一晨之手。每次演出前,他都会变身“演讲者”,分享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杨一晨透露,自己从小的志愿并非音乐家,“我更感兴趣的是音乐本身的内容,会很好奇一个作曲家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用这样的音乐去谱写这个作品,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而作为大提琴演奏家,杨一晨也好奇在纯音乐中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时,作曲家到底在想什么?“我想敲开他内心的大门,想把他从这里拽起来,然后问他在写什么。”这样的思考,让杨一晨对音乐燃起了十足的兴趣,“我开始思考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成让尽量多的人能够理解的话语。”他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门槛不要太高》。

“我们这个时代的确和贝多芬、莫扎特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我们这个时代太快了。但不管怎样,我们的生活是无法加速的,人与人的相处也无法加速。贝多芬、莫扎特也好,还有中国非常优秀的作曲家创作的作品,包括我们的古曲,我认为他们所说的事情和我们并不遥远,都是我们在感受、在经历的,有些是关于生活的,有些是生命中的感悟,用音乐的方式分享给大家。我相信听了这些音乐,每个人所获得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正是纯音乐的魅力。”

走过两个“七年之痒”

带领中国弦乐四重奏走向世界

琥珀四重奏也希望带着自己的想法二度创作这些音乐作品,从而传到观众心里。“和每一位观众内心中的生活记忆、经历、想象结合在一起,最后再形成一个新的创作,在他们心中回荡。”杨一晨也怕自己作为“音乐翻译者”,会用自己的想法禁锢或阻碍观众自己的理解与想象。

让杨一晨高兴的是,现在教育重视“五育并举”,他的音乐理念跟“美育教育”不谋而合。“我们回国后,一直想着如何能够将室内乐在国内发展开来。没有想到我们在做的事情,正好和国家现在的美育教育完全契合。”杨一晨认为,在美育教育下,未来的中国在艺术上一定会拥有超强大的包容力。“我们的音乐家可以演奏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种作品,我们可以理解它;同时我们的音乐家还可以将中国的作品带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去。”

如今,琥珀四重奏已经顺利走过了两个“七年之痒”,“对于我们来说,最难的是在于琥珀四重奏整个的发展,跟我和第一小提琴宁方亮的爱情是完全捆绑在一起的,等于我们是7×24小时的相处。”杨一晨感谢缘分,“这一切的核心是我们有一

种使命感——带领中国弦乐四重奏走向世界。”

所以,哪怕这个过程中也有瓶颈、有争吵,甚至有解散的想法,琥珀四重奏也会在使命感下重新“复合”再出发。“和艺术本身相比,我们没有时间去想一些勾心斗角的事儿,我们会坐下来思考,回到初心,想想我们要干的事情,然后把之前没拉准的音拉准,想尽办法把事情做好,然后登上世界更好的舞台。”杨一晨说。

此次十五周年音乐会上,琥珀四重奏就回顾了初学弦乐四重奏的“煎熬”,“最 开始,三个人永远拉不齐,音准永远不在一起,永远越拉越慢,你追着我,我拽着你,真的非常痛苦。”经历了创团之初的痛苦磨合后,琥珀四重奏在2013年的“墨尔本亚太国际室内乐比赛”上,包揽了“比赛最高奖”“弦乐四重奏金奖”与“最佳现代作品诠释”三项大奖,实现了中国室内乐组合在国际大赛中“零的突破”。同年,他们正式到西班牙马德里国际室内乐学院报到,向世界顶级室内乐大师学习。

这次十五周年音乐会上,他们也会演奏当年的决赛曲目《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Op.10》,这也是世界上最难的作品之一。“音乐应追求最纯粹的艺术,弦乐四重奏和流行音乐不同,它从生活走向生命的那种重量,正是它经典的核心所在。”在第二场音乐《贝多芬之夜》上,琥珀四重奏还会通过三部贝多芬早、中、晚期的作品,带领观众走过贝多芬的一生。

据琥珀四重奏负责对外事务的成员林建介绍,琥珀四重奏仅在今年十二月就有六场音乐会,明年也将在国内主要城市举办巡演,在几所著名大学举办音乐讲座。培养更多的室内乐爱好者,推动中国室内乐的发展。

封面新闻记者荀超

新闻推荐

川渝联合申奥?奥运举办地产生机制已发生重大变革

27日,川渝联合申奥的消息迅速刷屏,虽然四川省体育局回应称,此事还属于工作规划和远景目标,但这无疑勾起了人们对申奥的关注。...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