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我的报刊亭情结 陈 亮

商洛日报 2020-11-20 05:57 大字

一直以来,我对报刊亭都有着一种非常浓厚的情感。这主要缘于我对文学有一种痴迷的追随与热爱。

刚步入社会那阵子,因为没有修成学业,我只好在省城西安选择了厨师这门行当。话说良田千亩,不如薄技随身。刚刚学厨那会儿,因为求知若渴,我就在工作不远的一处报刊亭买了份《四川烹饪》杂志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烹饪知识。

那时候,我除了文化知识浅薄之外,为了力求生存,对于烹饪知识也同样是如饥似渴。当时看到《四川烹饪》上有个“食苑杂谭”和“厨师的故事”栏目,这两个栏目都是文学性特别强的栏目。几乎每个月的月末,没等杂志出版发行,我就天天跑去报亭问:“这个月的《四川烹饪》来了没有?”但得到的答复却是那么冷冰冰的一句:“没有。”问的次数多了,我也感到不好意思,后来就干脆每天买一份报纸,顺便再问杂志,这样才感觉心安理得。一天最少要跑去报亭两三次,每期都是如此,直到拿到杂志为止。阅读的时间久了,我除了对烹饪知识有了进步提高之外,对于文学也更是如痴如醉。

一段时间里,我竟然也萌生出了写作的强烈欲望,看到那些大厨们那一个个精彩的创业故事。我就在心里想,我也应该把自己的学厨经历写成文章才是。有了这想法的当天晚上,我就趴在自己的铁床板上,一口气把自己的学厨经历写了出来。第二天就投递给了《四川烹饪》杂志社。那一个月里,我仿佛是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一样,等待着秋的收获。那个月里,我几乎一天要去报亭询问好几次,以至于自己都感觉到可笑和无聊,因此也和报亭老板熟络了起来。

出乎意料的是,我第一次涂鸦的不伦不类的草稿,竟然被编辑经过精心修改,刊发在了《四川烹饪》杂志上,就连原先简陋的标题《我是怎样步入厨行的》也被编辑修改成了《学厨,我才刚起步》。

当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和文章变成了铅字,我简直比范进中了举人还要兴奋。一段时间里,我感到自己内心里有许多的故事呼之欲出,需要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却苦于积累太少,缺乏驾驭文字的能力,我就买来了《增广贤文》和《老学究语》等文学书籍来给自己充电。

后来去了东莞,接触到了打工文学,工作之余,报亭自然也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那时候最痴迷的是广东的《江门文艺》、《西江月》、《大鹏湾》、《打工族》等文学杂志。因为经常给《江门文艺》投稿,也刊发过我几篇豆腐块文章。所以我对《江门文艺》也有着像阅读《四川烹饪》那样的强烈情感。每期阅读杂志也自然成了我一种雷打不动的业余习惯。写稿、投稿、阅读几乎成了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光顾报亭更成了我一直难以割舍的情结。

和在古城西安一样,几乎每个月末,我都要去报亭询问杂志来了没有。有时一个报亭没有到货,我就骑着单车去寻找另一家报亭,在东莞炎热的大街上,因为寻找报亭,经常是踩着单车,汗水湿透了脊背。时常因为各个报亭杂志的发行时间不一,我总是设法逐一询问,每次直到最早购买到手为止。

这么些年,无论我走到那座城市,其他的风景都没给我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但对于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哪个地方有图书馆,哪个街道边有绿色的报刊亭,我总是了如指掌。

新闻推荐

共助四川知识产权发展 这份合作协议在成都签署

11月19日,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以下简称省知识产权中心)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以下简称审协四...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