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直播培训连环“挖坑”

消费质量报 2020-11-20 01:02 大字

紧接A1版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教育类培训,还有专门进行主播培训的直播课程。11月18日,记者联系上一位号称能“零基础培训助你当上网红”的机构。客服接待记者后说,在半个月时间内就能掌握各种直播技巧,只需59元。记者注意到,这套课程仅是极为简单地介绍了直播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并没有任何实操课程。当记者问还有没有其他课程时,对方称59元只是基础培训的费用,如果要学到更多的实战类技巧,则需要再支付1999元加入VIP班。

然而,当记者登录淘宝搜索“直播教程”时发现,这套收取59元费用的“教学文件”和淘宝多款商品相似度极高,而淘宝上最低售价19.9元。

“免费听课”成小额贷款产品

记者调查还发现,眼下,在线培训机构一些营销策略更是想方设法瞄准消费者的“钱袋子”。消费者杜女士得知某外教口语在线培训机构推出“免费听20节课”的“好消息”,便心动报名了。结果,这家机构是与银行合作,把课程包装成小额贷款产品。家长需要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由银行借款给家长作为听课学费。

一位在线教育机构高管告诉记者,把课程包装成金融产品,是业内营销的常用做法。他说,产品推出后,确实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了机构课程销售数量,漂亮的数据使得机构赢得更多融资机会,但也遇到家长蹭课和营销员工借机刷单的情况,造成机构单月退费超过上亿元,影响机构生存。

此前“凯叔讲故事”APP上推出的“零基础少儿围棋课·全年班”,就有消费者反映,最初宣传时平台方声称“报名该课程可额外享受线上围棋等级考试服务,考试通过者,可获取相应等级的证书”。消费者原以为宣传中提到的等级证书是由相关专业机构认证的,结果发现所谓的考试是该平台自己举办的。诸如此类的事件不在少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可以看到很多消费者投诉参加培训课程后获得的证书无效。

直播监管有待进一步完善

11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明确:商品经营者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通过网络直播销售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商品或服务;不得通过网络直播销售禁止进行网络交易的商品或服务。同时要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商品经营者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在其网店首页显著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并向消费者提供经营地址、联系方式、售后服务等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知识付费有一定门槛,需要有一定的资质,现在很多直播培训广告都是打着专家的名义进行营销,可自身根本不具备相关的技能,所以会让消费者感到被欺骗了。在退费时又百般刁难,令消费者体验非常差。

“在购买直播课程产品时,一定要在前期与企业客服进行详细沟通,细看合同,并注意保留证据。”四川省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李雯律师表示,就培训内容与宣传不一致的问题,学员可以依照合同约定向培训者要求返还部分学费等要求。如果培训机构拒绝赔偿,可以通过投诉乃至诉讼的方式维权。

新闻推荐

参加《中国新说唱2020》担任主理人将黑料整理成歌曲却因忘词引争议张靓颖 没经历过群嘲怎有资格说红过

张靓颖参加《中国新说唱2020》,只为释放自我。2017年,张靓颖出席第59届格莱美颁奖典礼。图/视觉中国2017年,张靓颖在维多利...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