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坚守媒体品格与社会责任 《文摘周报》走过40年

家庭生活报 2020-10-29 08:26 大字

家庭与生活报讯 10月27日下午,媒体品格与社会责任暨《文摘周报》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成都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晓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省作协主席阿来,川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李鹏,以及四川省成都市相关部门领导及读者代表出席会议。

《文摘周报》创刊于1980年。它记录了一个大时代翻开新篇章后砥砺前行的激情与奋斗、朝气和锐气。与会者认为,《文摘周报》在40年的办报实践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为全国读者奉献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曾是四川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今天依然是“中国邮政发行畅销报刊”,“是四川新闻宣传文化事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晓骏说:“40年来,《文摘周报》始终坚守办报初心使命,以正确导向铸魂,以优质内容立身,以服务读者为本,坚持思想性与服务性、引导性与可读性相结合。”希望《文摘周报》要“文”字当先、“摘”字为要、“周”字为贵、“报”字为本,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副主任李后强认为文摘周报坚持了媒体的客观性、为民性、正向性、长期性、高效性,突破盆地局限走向了全国,产生了四川冲击波,做出了示范和样板。

省作协主席阿来则从中国文化说起:“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传承非常讲究摘和选,比如我们的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就是孔子帮我们选的,更别提后面的《唐诗三百首》。文摘周报今后要不改情怀,继续做好选择。”

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跑道上,《文摘周报》将以创刊40周年为契机,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积极探索从“纸媒”到“智媒”转变的路径,进入新兴传播阵地,在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中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

研讨会还邀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操慧教授、著名文史作家岱峻分别从互联网时代的深阅读以及媒体品格塑造两个方面做了阐述分享。

新闻推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 开展“世界卒中日”义诊活动

义诊现场。本报讯(彭竹芸杜佩聪许可文/图)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眉山医院开展了主题为“医体融...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