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会帮会 名目繁多 合法非法 良莠不齐(一)
最近,有位朋友给我布置一道作业,叫我把清代和民国年间,达州盛行的什么帮、什么会的龙门阵摆来听听。
天哪!这是个大课题。这个作业题不易完成:一是民国年间城乡什么行、什么帮、什么会名目繁多,五花八门的内部活动我知之甚少;二是绝大多数当事人已经作古,求教无门,缺系统资料;三是有些帮会的活动情况很隐秘,涉及江湖黑社会的劣根习俗,且有政治两重性,至今还残存一些黑恶余孽,所以还在扫黑除恶。
我不便推却好友的托付,冒昧地先把会党中影响最大的红帮、青帮简说一下,至于职业行会、行帮放在后面。
据说唐朝年间,民间就有帮会,我没见到相关文字记录。其实,帮会盛行于清朝中后期及民国年间,是旧中国封建性的民间团体的总称,帮的特点是以师徒、宗法关系为纽带,“会”以兄弟结义关系为纽带;“帮”是封建行会的变异形态,“会”是血缘家庭的变异形态。其特征具体地说:红帮、青帮是在秘密状态下组成的,其活动是暗中进行,它有秘密的宗旨,奇特的入帮入会仪式和联络用的隐语暗号,进行非正统宗教、政治、社会活动。
社会动荡,民不安业是封建会党产生的根源。大家都知道,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到难以理喻地步。明末,又爆发大规模的农民暴动、清军入关、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反清掀起“三藩之乱”、川楚又有摇黄倡乱,很多地方民不堪命。清政府解决部分地区有土无民或土少民多的矛盾,就大规模移民,最突出的就是湖广移民四川,福建、广东移民入台湾,这些人脱离了传统宗法血缘关系的纽带,流落到地广人稀的异乡之后,部分人不畏艰辛,白手兴家,安分守己,艰苦创业;部分人生活上孤立无助,精神上惶惑不安,出于生存和精神寄托的需要,他们就结拜团体,成立赖以倚托的组织,这样的组织有较强的战斗性、掠夺性和盲目性。
一、红帮
明末清初,社会上除固有的阶级矛盾之外,还有严峻的民族矛盾,这就是秘密帮会、会党产生蔓延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名目繁多,我先说“红帮”。
红帮,原称“洪帮”“洪门”。创于何时,其始祖何人?至今尚无定论,有则“西鲁故事”的神话传说,记载了洪门的起源。
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南下,山西太平县有位叫洪英的进士,随门人南下投靠督师扬州抗击清军的史可法。史可法认为洪英熟悉北方情况,有学问,善于交际,便命令他化了装到燕京侦察清廷虚实。洪英便联络一些反清人士从事抗清活动。不久,史可法在扬州殉难,洪英到安徽芜湖投明将黄德功,黄又战败自刎,队伍溃散。洪英招抚黄部溃众2万多人,继续武装抗清。由于实力悬殊,洪英屡战屡败,忧郁成疾,辗转到距离芜湖60余里的三汊河病故。
此后,洪英的儿子洪旭与洪英的门人蔡德忠等到杭州投靠南明潞王。不料潞王已经降清,他们只得投奔郑成功。
清顺治十八年(1661)蔡德忠等随郑成功据守台湾,郑成功为了加强将士团结,效法《水浒传》梁山泊聚义故事,创立“金台山”“明伦堂”组织,这就是其后洪门(帮)“山”“堂”的由来。为了发展壮大大陆的反清组织,郑成功派洪英旧部蔡德忠等5人潜回大陆,
到福建莆田县九连山少林寺拜方丈智通和尚为师当了和尚韬光养晦。
雍正初年,有个朝臣密报少林寺内教授法术,蓄意谋反,雍正皇帝立即派一骁将,率兵5千围困少林寺,纵火烧庙,当夜烧死和尚110人。危急之际,空中飞来达摩尊者,救出了18人,其中就有蔡德忠等5人(这5个人就是“洪门”的祖师,称“五祖和尚”)。
蔡德忠等后来辗转到了湖北。其时,湖北万云山万云寺的大和尚万云龙与反清义士陈近南已经结义,秘密筹谋反清复明。这万云龙本是南明潞王的部将,在山东抗清战败之后流落到此,上庙为僧。陈近南原是清廷翰林学士,因反对雍正皇帝派兵焚毁少林寺被罢官,回归故乡,绝意仕途,便在白鹤寺务道,自号“白鹤道人”。他同情少林寺僧众的悲惨遭遇,想给死难僧众报仇,改装成江湖术士,四处看相卜卦,结交江湖豪杰。有天,在寺内遇到蔡德忠等人便迎到家中,弄清来由之后,便把蔡等安排在附近下普庵红花亭栖身。
雍正十二年(1734)七月二十五日,由陈近南主香,与蔡德忠及其他一些反清人士在红花亭结义,具备了两个花盆,由陈近南、蔡德忠各举一个,三拜九叩之后,对天盟誓:若能为被害的少林寺弟子报仇,反清复明,这两个盆子从高空坠下落地不碎!随后两人把花盆抛于空中,落地后果然完好无损。于是众人发誓愿,喝血酒,结异姓兄弟,以先来者为哥,后来者为弟,患难相顾,唇齿相依。其中有个名朱红灯的人,据说是明崇祯皇帝的孙子,公推这位皇帝后裔为盟主,并以“洪”字为结盟之姓,把“洪”字拆为“三八二十一”作为会中暗号。这次集会称为“洪家大会”。据说“洪门”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
后来,洪门在湖北被清军镇压,人员伤亡惨重,只得改变战略分散活动,到各地自行“开山”“立堂”。众兄弟分手时由陈近南作诗一首,作为日后相会证词,其诗云:
五人分开一首诗 洪英身世五人知
此事传与众兄弟 后来相会团圆词
乾隆十四年(1749),洪门在广东惠州高溪庙集会,众推苏洪光为主帅。苏洪光改姓换名,取个江湖名称叫“天佑洪”,定其组织为“三合会”,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月为姊妹,取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合一之义,起兵反清。这帮人持血气之勇,与清军交战连战皆捷,声振东南几省,致有明朝原总兵周遇吉的侄儿周豪率众前来归附,势力更加强大,推举史可法的侄儿史鉴明为军师,女侠关玉英为女军统领,尊朱红灯为先皇,率众攻到四川边境。清朝四川总督王春美见三合会势大,不能与其硬斗,便指使心腹符(胡)四、田七诈降。天佑洪不加考察信以为真,便把他俩纳入领导核心,任副军师,进军重庆。与清军刚一接触,符、田二人“反水”充当清军内应,三合会武装溃败,天佑洪负伤,全军溃退至湖北白虎山,奸细符四、田七也没逃脱,被三合会人员抓住,当众斩首,血祭亡灵。其后,三合会形成一个规矩,座次的排位“四”、“七”不安排男姓,只安排女将,称“四姐”“七妹”。
这则红帮源史,也存在一些争议。据正史记载,洪门真的与郑成功有关。
清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为了团结部属反清复明,创立“拜天为父,拜地为母”的秘密组织“天地会”,又称“三点会”(因“洪”字的部首是三点水)、“三合会”。清康熙十三年(1674)统称“洪门”(因明太祖年号为“洪武”),会员互称“洪门兄弟”,其支派有“小刀会”“红线会”,秘密在福建、台湾等地结社。清代中后期,其组织由沿海发展到长江流域,民族意识淡化,反清复明这个口号已失去作用,由秘密转为公开活动,其成员多是农民、手工业工匠、城乡其他劳动群众,也有部分乡绅,效法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故事,故又称“汉留”“汉流”。为了更好掩人耳目,取《诗经·秦风·无衣章》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义,于是普遍把“洪门”叫“袍哥”。又有资料说,汉末关羽投曹操之后,曹操见关羽所穿战袍已旧,即度其身材,取异锦作战袍一件相赠,关羽受之穿于衣底,仍以旧袍罩之。曹操笑道:“云长(关羽字云长)为何如此之俭也?关羽则说:‘非某俭也,旧袍乃哥刘皇叔所赐,故穿于外,见袍如见哥’”。于是把江湖结义的“红帮”称“袍哥”。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佳)记者10月11日从省商务厅获悉,为丰富肉类市场供应,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省商务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