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清末传奇女医曾懿 诗书画“三绝”闻名蜀都(下)

华西都市报 2020-09-30 02:56 大字

曾懿所著医书。

曾懿书法作品。

□葛丽平

许多患者由于医治无效而丧生。曾懿既怜乡民之无辜,更恨庸医不识寒温,泥执古方之无能,乃废寝忘食地苦读家藏医药典籍,上始汉、唐,下迄清末,凡精辟之论述,严谨之方剂,都一 一摘录下来,悉心钻研。

曾懿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医生,在医学理论上并不执一家之言。她认为:汉代张仲景固为医中之圣,其所著《伤寒论》,后世医家奉为圭臬,不无道理。金元四家也各布胜处,当为效法。主张今之业医者不可一概泥于古方古法,而应“潜心体察,掇其精英,摘其所偏,自能豁然贯通,变化无穷”。

倡导女学,崇尚平等

曾懿生活在晚清时代,跟随丈夫宦游东南诸省时,亲眼目睹了清廷腐败和国事日蹙。她看到列强虎视我中华,愤怒其“夹我属国,踞我港湾,攘我主权,干我内政”,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忧心忡忡。在当时革旧维新的风气下,曾懿提出,为救亡图存应大力倡导女学。

曾懿认为,国家兴亡,重在教育,而占据国家人口半数的女子应该在此间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幅员之广,包罗四万万人之众,而女多于男”“陶融女子,还以读书明理为第一”,她主张女子:一是“教育子女,各尽义务,所以培植国民之基础”;二是“勤俭劳苦,家给人足,所以筹划家政之根本”;三是“医学卫生,以保康强,所以强大种族之原理”。她为此专门编著《女学篇》,教导女子“外而爱国,内而齐家”,大力倡导兴办女学,要求女子应同男子一起“勉力同心,共起竞争之志,以守起天赋之责任。”

曾懿在《女学篇》提出女子的教育应参照欧美诸国教育经验,与男子平等。除学习科学外,还须选择“切近时事、文理通畅者读之”“以博其趣”,对传统的女教内容进行改造,把女子教育放在和男子教育的平等地位。

她强调女性的重要性,“强国不专恃男子,而在女子也”,强烈批判女子缠足陋习,提出男女平等,并强调女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意义,“故欲破男尊女卑之说,必以兴女学为第一义”。她不仅仅认为“男女之间能力相等,自无强弱之分”,甚至还认为女子可能在学习上超过男子,其思想在一百多年前的晚清时期,不可不谓之先进。在中国近代思想史和中国女性解放史上,也着实占据重要一席。

为了强我民族之体魄,她还具体地提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提倡优生优育,倡导母乳喂养,重视幼儿教育,观念都很超前。

曾懿在《女学篇》中的主张也落实在她对几个子女的教育中,在她悉心教导下,几个儿女都成为栋梁之才。曾懿晚年随丈夫定居北京,1927年冬去世,享年75岁。

一代良医,谱写传奇

就是这样一个极聪慧的女子,学习诗文,有“唐音宋派,卓然名家”之誉;学画丹青,所绘花鸟色丽清新;学习书法,笔下隶书秀雅俊逸。而且她还治家贤能,在家政、裁缝、烹饪方面竟也颇多造诣。绝好的天赋令曾懿兴趣广博又无一不精,而无论涉猎哪个领域她都有所成。而且,不论哪个领域学有所成,她都不忘初心,期待所学所得可以济世安民,有益于百姓。她不愿看到民众受疾患之苦,便研习医学,并成为一代良医,著书立说传诸后人;当国家民族面临危亡之时,便以女子之柔肩,扛起救亡图存的重担,向天下人振臂呼喊,主张女子权利,唤醒女子为救国而奋起。

在我国历史上,如此多才多艺又通达医理,并能行医救国的女子并不多见,而其中当以曾懿为最超卓者。曾懿之才能不让须眉男子,其胸怀堪称医界之豪杰,真真是一了不起的奇女子。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新闻推荐

邀请四川游客逛美景享美食 “多彩贵州·度假康养胜地”2020年国庆旅游暨秋冬季度假旅游主题推广活动走进成都

本报讯(记者王嘉)昨日,“多彩贵州·度假康养胜地”2020年国庆旅游暨秋冬季度假旅游主题推广活动走进四川成都。本次活动以“...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