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云上科博”永不落幕 看四川科技创新发展步履不停

华西都市报 2020-09-26 04:07 大字

2020科博会云展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杜江茜

9月25日,为期五天的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画上圆满句号。但今年首设的“2020科博会云展馆”,把线下展览场景全部搬到线上,打破实体场馆时空限制,让这场科技创新盛会永不落幕。

云博览,封面造。作为“2020科博会云展馆”的技术支撑,在“技术+传媒+文化”的完美结合下,封面传媒提供了从展馆、展区、展位到展品,全场景呈现适配的综合型云展解决方案。

科博会云展平台的建成,也将成为我省一个科技创新展示平台,一个科技创新的交流合作平台,一个受众广泛、影响力大的科普平台。

成果展示

看科技创新

激活四川高质量发展

在9月21日启幕的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云展馆内,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5G+8K电视引发关注,其不仅解决了方言搜台的问题,还具备拍照、打电话、测定电视与用户之间距离等功能。

在长虹集团子公司四川爱联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下,所参展的“长虹Q7ART”5G+8K电视,于今年1月15日下线。同时,也标志着长虹“5G+工业互联网”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生产线在绵阳正式落成投产,成为国内首条投产的“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也是亚洲最先进的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生产线。

在中国(绵阳)科技城,“让想象发生”,不仅仅是长虹一道简单的广告语,企业的前瞻性正成为中国科技城的内生动力。

放眼整个天府大地上,科技创新也正是激活四川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此次云展的四川省科技创新成果馆中,共有40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分别亮出了自己的“看家绝活”。基于高精度全参数三维人脸识别系统、东方电气VM40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高铁航空用JM101无石棉产品、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等“四川造”科技创新成果也一一亮相,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5+1”现代产业体系中的诸多领域。

据悉,2019年,全省创新能力排名从“十二五”末全国第16位提升到第11位,全省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技术攻关取得有效突破、国际科技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以及科技体制改革也持续深化。

平台搭建

交流共享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位于绵阳创新中心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一端连接着上百家院所原本在“深闺”中的6000多套科学仪器,一端面对需要特定试验设备进行创新研发的社会企业。

“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清楚找到在哪个科研院所能够提供自己想要的检验检测服务,价格是多少,地点在哪儿,从而能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务。”平台负责人蒲良驹说。从2017年1月成立以来,该平台先后为2400余家企业提供各类服务超过11000余次。“以前做检验检测,需要去上海,不仅距离远,还要排队,自从通过共享检验设备后,检测周期从过去的十多天缩减为现在的3到5天,成本也降低了20%。”绵阳某新能源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共享风”使企业低成本获得了科研数据,更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事实上,一年一度的科博会,就是全球顶尖科技的一次交流共享。对内搭建共享平台,降低科技成果转化成本;对外融入全球,促成科技成果交易。

而今年,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主题下,“2020科博会云展馆”更是打破场馆时空限制,成为吸引参展企业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科技云展。

来自雅安的四川尔润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旭东表示,此次云展览,该公司带来了7款玄武岩纤维材料。“这种会展形式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也是后疫情时代会展的新模式、新趋势和新常态。我们也会努力去适应,争取让更多客商认识并了解我们的先进产品。”

紧邻绵阳的“重装之都”德阳,参加了全部八届科博会。今年,德阳7个国家级、省级产业功能区全部参展,10余家高科技企业和70余件高科技产品也在科博会亮相。

新闻推荐

四川昕泰创新建材有限公司 年产200万平方米新型全铝幕墙及全铝家居西南产业基地环境影响 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部令第4号)的规定,公开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广泛征求公...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