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大咖论道 影视创新应是可以接受的创新, 否则就没有价值

成都商报 2020-09-19 03:15 大字

当下,影视行业越来越受关注,国内影视人才如何培养?在新技术条件下,影视教育又面临怎样的挑战?9月18日举行的第九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以下简称“大视节”)上,“新时代·新语境·新征程——高等院校戏剧影视教育论坛”邀请了众多知名高校影视、戏剧行业的专家学者们讨论这一话题。

“当时创办这个大视节,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与其放任学生自由地去创作,去做一些‘地下’作品,不如把他们的智慧激发出来,通过专家的指导和评审,让他们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说,大学是创作欲最为蓬勃的一个阶段,“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好和兴趣,也可以鼓励更多学子加入到影视创作的队伍中来。”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陈文申表示,大视节的创办就是以“弘扬优秀青年文化”为宗旨,以“时代传承,青春不悔”为主题,以“大学生欣赏、大学生创作、大学生参与”为特点,倡导以镜头记录生活、用影像诠释时代。在陈文申看来,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入,影视行业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技术和新政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这也要求高等影视教育和影视产业要更加有机地结合,通过搭载高水平的产学研融合平台,助力复合型高端影视人才的培养。

当下,影视行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时代下高校的影视教育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话题。西北大学文学院广播影视系主任张阿利认为,戏剧影视学科的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中国道路的创新性思维。同时,中国戏剧影视教育,既要有高大上、高精尖的,还要有技术方面的教育,需要全面的配置。“事实上,影视产业里面很缺非常高级的技术型工人,这需要在各个方位来改变。”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吴青青认为,影视学科要发展,一个基本思路就是夯实基础,坚守专业性。因为戏剧影视学原来是文艺学慢慢发展而来的。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们更多地跟社会对接,“我们是花了大力气跟社会对接的,发挥我们影视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应该说这是一种社会的担当。我们跟电影学界成立了电影剧本创作研究中心,我们自己培养的学生会参与一些影视公司剧本创作。”

四川大学原广播影视系主任曹峻冰认为,戏剧影视专业一定要内容与创意为先,德育与文化为先。随着数字技术在新世纪的突飞猛进,戏剧影视专业的学生无疑需要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一些学生创作的作品,技术上很炫,但立意很差;一些学生的作品立意比较高,但技术一般。他表示,在影视创作中,无疑要对新技术进行探索,但我们的创新,必须是在当下或者未来多少年可以被接受的,这种创新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没有价值。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新闻推荐

四川计划2022年生猪全产业链 综合产值达3900亿元以上

新华社成都9月16日电(记者高健钧)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四川近日印发《川猪产业振兴工作推进方案》。方案提出,到202...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