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诠释高质量内涵 剖析发展全路径

消费质量报 2020-08-07 06:00 大字

各界专家在四川质量论坛上支招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本届论坛,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校长、教授陈学明,原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二级巡视员王德阳,中国消费者协会理事、四川省居民消费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原秘书长肖向荣分别作了主题演讲及互动交流,我们遴选了部分精彩内容与大家分享。

◆对话专家: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校长、教授陈学明

顺势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迅速恢复,显现出了强大韧性。在新的经济形势背景下,产业、行业、企业该怎么看,怎么走?我们邀请了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副校长、教授陈学明进行对话,为高质量发展支招。

问: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如何?陈学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打乱了原有的经济发展步伐和社会经济秩序,但影响是暂时的,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是不变的。目前,中国经济正在从疫情影响中迅速恢复,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定,市场也没有出现动荡,银行等金融体系依然运作正常。而且,伴随经济热词转向电动汽车、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未来技术,预计到2025年中国GDP年增长率可能保持在5%左右,并且在接下去的十年之内也不会低太多。

问:如何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陈学明:目前,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在企业复工复产方面,要针对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债务偿还、资金周转和扩大融资等迫切问题,创新完善金融支持方式;居民消费方面,要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要更好满足居民健康生活消费需求,要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民生保障方面,要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副食品供应,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要保持疫情期间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要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要统筹做好其他疾病患者医疗救治工作。

问:如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陈学明:我国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足可以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仅满足近3亿进城务工人口在城市的“住有所居”,就可以显著扩大市场并拉动增长。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对话专家:

原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二级巡视员王德阳

提升质量管理依法监管水平

围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生产者、销售者如何加强质量管理?职能部门如何提高依法监管能力和水平?我们邀请了原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二级巡视员王德阳答疑解惑。

问:这些年,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王德阳:我国一直在依法加大对产品质量(标准)的监管力度,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得以不断提升。统计显示,1985年我国产品质量仅为66.5%。1993年《产品质量法》颁布实施后,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提高到70.4%;2000年进一步上升为78.9%;2012年30类产品抽查合格率达到93%。目前,一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已涌现出来,并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质量效益型企业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问:在质量管理方面,生产者和销售者要遵守哪些基本规范?

王德阳:质量意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证和筹码,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对生产者、销售者而言,要围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订立不同岗位的质量管理规范;岗位质量规范的实施,必须有强有力的督促、检查机制,要有专人负责产品质量规范的落实;要将质量规范落实在本企业的规章制度中,作为企业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销售者还要实施进货把关制度、谁购进谁责任制度、进货来源登记制度。

同时,生产者、销售者要依法承担“四个保证”质量责任:保证产品质量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和合同约定;保证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产品的包装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问:如何强化市场监管工作服务大局?王德阳:随着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监管职能实现了从“合”到“融”的跨越。因此,要强化市场监管工作服务大局,就要在“三种理念”上发力:打破条块思维,让各项工作回归职能本源;确定工作重心,正确定位履职与服务大局的关系;抓住关键点,提升能力建设是依法行政的根本保障。

◆对话专家:

中国消费者协会理事、四川省居民消费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原秘书长肖向荣

“后疫情时代”

如何提升消费质量

随着经济“回暖”,身处“后疫情时代”的企业如何赢得消费市场,如何进一步促进消费质量提升?我们邀请了中国消费者协会理事、四川省居民消费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原秘书长肖向荣与参会的市场监管部门人士及企业代表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问:受疫情影响的市场如何焕发生机?肖向荣:疫情发生后,各地纷纷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发放大额消费券、推行商家补贴、开展各类促销、领导带头消费等方式,刺激公众的消费欲望。但毕竟是短期举措,从长远看,迎合疫情的消费变化、探求新的商业出路更为重要。

为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扭转消费走低态势,3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并围绕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六方面提出新举措。如何顺势而为,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问:非生活刚需的消费该如何承接疫情过后的考验?肖向荣:消费者由于生活的改善,产生了很多非刚需消费。以健身为例,疫情之前大家都是在健身房健身教练的指导下健身。疫情发生后,很多类似的行业将原本的线下服务转变为线上服务,“云”办公、“云”问诊、“云”健身等“云”消费生态因此变得火爆,进而衍生出诸多新的消费需求。而这些“云”消费场景背后,是供给两端的高度契合。

问:餐饮服务行业实体店受疫情影响严重,在“后疫情时代”,他们的出路何在?

肖向荣:“后疫情时代”,实体商家要充分考虑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在强化卫生水平的基础上,优化商品上下游供应和布局,以高效率、高质量的供给提升人们的消费体验,利用优质的产品、标准化的服务精准获客,缩小消费者期望和感知之间的服务差距。

问:疫情期间,直播带货、线上办公、数字娱乐等新事物、新消费兴起。这些新消费、新业态如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肖向荣:新消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智能化、网络化与数字化。新消费让传统企业看到了未来的转型方向,开始发展自己的线上业务。线上办公、数字娱乐等新事物的出现,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信息化、智能化将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抓住消费升级的大势,及时对自己的商品或服务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加大自己在创新方面的投入,带动行业升级,在满足消费者的新消费需求同时,形成自己的新业态优势。消费质量报特别报道组文/图

新闻推荐

交行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区块链平台

日前,交通银行在厦门成功上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金融区块链平台“海运费境内外汇划转支付场景”,该业务场景是全国首个纳入单...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