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天府科技云“云摆摊”
让科技服务在线交易,由全省科协系统牵头打造的科技服务公共平台试运行一个半月积累近130万用户——
□本报记者 徐莉莎7月16日,天府科技云平台上线并启动服务。这个由全省科协系统牵头打造的科技服务公共平台,被寄望于实现科研项目智能精准供给、承接,建立科普服务智能精准直达机制。
这些定位的背后,是实在的市场需求——通过网络,让企事业单位能便捷购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技服务,向全省城乡群众定制化推送权威科普信息。这个科技服务“云商城”,在试运行一个半月内积累了近130万用户,它是怎么做到的?
科研工作者“云上”摆摊
今年6月,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苏少春没想到,通过天府科技云平台,他和科研工作者们实现了“云上”“开店摆摊”。
这样的平台类似淘宝。科技工作者注册科创工作室,“店铺”就落成了。在小店里,可以“上架”自己的研究方向、技术技能、创意、科研成果等“商品”,等候买家出现。
买家则是有科研需求的广大企事业单位。过去,他们需要找专家人才、开展项目研发及技术服务转让时,只能通过询问相关储备关系,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还真伪难辨,匹配度低。现在,他们只需拿出手机或打开电脑,通过天府科技云APP或网站发布自己急需的“科技需求”,自然会有卖家找上门。
5月30日,天府科技云试运行。据省科协提供的数据,截至7月13日,注册组织机构用户已达5万余家。科技服务供给端的表现更加惊人,平台累计个人用户数122万余人,其中注册科技工作者占比60%以上。
苏少春的不少同事已成为平台注册科技工作者。“目前还没有交易达成,但随着大量科技工作者入驻,这里也成了攻克难题、启迪思维的交流学习平台。”他说。
科技供需可智能匹配
为何要建这样一座科技服务“云商城”?在平台搭建前,省科协开展专题调研时发现,四川省科研工作者能提供的各类科技服务高达5000多项,但科技工作者和企业普遍反映“有科技的出不了门,想要科技的找不到路”。
究其原因,一方面科技工作者缺乏足够有效渠道,将科研能力和成果转化为收入;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也找不到获取技术和人才的便捷渠道。
打破信息不对称壁垒的天府科技云应运而生。企事业单位和科技工作者通过APP或网站上传擅长的“科技所能”和急需的“科技需求”,天府科技云就可以向全省科技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即时发布企业的需求并进行智能匹配。
“云商城”里成千上万的供需数据,如何实现买卖双方的精准匹配?在省科协副主席徐勇看来,天府科技云不仅是一座“科技云商城”,还是一个“智能月老”。每当有商品或需求发布,系统将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卖家的“科技所能”和买家的“科技所需”进行筛选和匹配;再充当“大喇叭”,向买卖双方发起广撒网式的邀约。有响应时,买卖双方就可进入“私聊”环节了。有意愿的响应者在聊天室或线下进行精准对接洽谈,双方以竞价等方式达成交易。
在个人用户中,还有近50万普通用户。徐勇分析,“吸粉”的关键在于平台的科普功能,“如今各类‘伪科学’充斥网络,群众对科学权威的科普知识有需求。”同时得益于其个性化、定制化的推送功能,该平台通过广泛汇聚各方科普资源,精准标识群众科普需求、智能精准匹配科普资源,向群众智能精准推送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普知识。
新闻推荐
中国西博嗨购节启幕20余个特色直播活动等你来本报讯(记者唐泽文)7月18日,中国西博嗨购节(盛夏季)正式启动,来自全球20个国...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