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中医药文化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四川日报 2020-07-14 06:32 大字

中医药大咖柳长华开讲:

柳长华在演讲现场。 陈羽啸 摄

□本报记者 边钰

7月13日晚,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和四川省图书馆承办的“名人大讲堂”在四川省图书馆开讲。这一期,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现身讲堂,以“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当代价值”为主题,为听众带来一场关于中医药文化的讲座。

中医药文化

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考古与文献记载,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与岐伯论医,后世称其为‘三世医学’。”一身儒雅的柳长华对中医药文化历史信手拈来。他介绍,伏羲、神农、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相关重要的发明创造,都会归到他们的名下。这种文化传统,是凝聚民族精神和力量的象征。

从这里,柳长华说明了自己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观点。他说,中医药文化是源于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比类取象、阴阳五行的认识论、方法论所孕育的生命观、疾病观、药物观、诊疗观及其各种各样的医疗实践,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产生的。在某种程度上,中医药文化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是医道,医道是文化、是智慧,是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天不变,道亦不变,故可以长久,可以传后世。”在柳长华看来,从古至今,中医药的创新从未间断。他举例,这次应对新冠肺炎中,用于预防新冠肺炎的清肺排毒汤由麻杏石甘汤、五苓散、小柴胡汤和射干麻黄汤4个经方加减构成,而这4个经方出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

四川贡献突出

天回医简是史上重大发现

四川对于中医药发展也有突出贡献。柳长华提到,2012年成都天回镇发现了一处西汉墓,出土了近千枚医简,确认有八部医书,研究证实这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扁鹊、仓公所传的医书。这一发现被列入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八部医书包括医学理论、疾病、诊法、刺灸、汤液,是西汉时的主流医学。研究团队经过多年艰苦细致的整理研究,已完成医简的释文、注释和学术源流的考证,研究资料《天回医简》将由文物出版社在今年内出版。

柳长华说,这批医简依《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扁鹊、仓公的医学为参照,被定著为《脉书·上经》《脉书·下经》《逆顺五色脉藏验精神》《和齐汤法》等书类。其中,《脉书·上经》和《脉书·下经》是早于《黄帝内经》200余年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是解释《脉书》上、下经的。同时,《脉书·上经》中的“通天”思想,是久已失传的解释针灸、色脉诊的重要理论。而《和齐汤法》证明西汉时已有制作成方的制剂方法。

新闻推荐

长在这几个地方的痣要切! 华西肿瘤科姜愚提醒:痣和癌关系密切

人人都会长痣,但有些痣留不得,可能会“要命”!就在前不久,#手掌足底有痣要及时就医#微博上这条关于痣的话题,引发了百万网友的...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