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一田多收 新津擦亮“鱼米之乡”招牌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7-10 06:48 大字

□本报记者 罗敏

创建“鱼米之乡”,是今年四川省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作为四川省首批整区推进“鱼米之乡”创建工作的新津,又如何将该招牌擦亮?

7月6日,记者走进新津乡间,只见稻田深处,鱼虾嬉戏。稻渔共生,一田多收,让农民“向农田要效益”这一朴素愿望成为现实。当地为突破传统农业桎梏,不仅有“稻-鱼”“稻-虾”“稻-蛙”综合种养模式,还有“藕渔共生”生态种养农旅融合模式,在农业增效中促进耕地保护,在农民增收中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综合种养鱼米真“香”

小龙虾为稻田除草、灭虫、提供有机肥,稻田为小龙虾提供微生物等天然饵料……在新津安西镇,田间物种和谐共生的画面随处可见。

33岁的农场主张旭露去年9月入驻新津,靠着这稻虾生态种养模式,今年每亩小龙虾产量达310斤,稻谷亩产量预计1000斤,按市场行情,亩均产值超9000元。

“都说种植水稻不挣钱,你看我这115亩田,今年收入估摸着也有百来万。”张旭露一脸笑容地说。

张旭露不仅是农场主,也是创客。越来越多像她这样的新农人成为中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客,带动全区稻渔规模化、连片式发展。

“我们这里相当于一个孵化工厂,为入驻的创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前期我们做好排水系统改造、田埂加固、修农机通道等基建,提供鱼虾苗。种植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全面、细致的田间技术指导。”中伦农业外联项目总监助理魏煜驰告诉记者,启动之初,公司为创客提供融资担保,销售环节则采取收益分成的形式,按照公司与创客2:8比例分成。

“新津属成都精致生态型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农用耕地较稀缺,更需精耕细作。”新津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讲道,通过稻渔综合种养,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改善土地有机质,实现了粮食安全、水产品安全、渔粮增效、农民增收等多效统一。

如今,新津连片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5016亩,优质稻渔综合种养基地达7800亩。

品牌加码有待突破价格瓶颈

记者了解到,市面上一斤“稻渔米”,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究其原因,除了品质本身差异外,品牌则是其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砝码。

有好米好虾好蟹,如何卖出好价钱?目前,新津积极培育优质渔米品牌,引导经营主体打造了花中花、宝墩大米、禹晓粮油、中伦稻虾等多个绿色生态品牌。

作为其中较早打造稻米品牌的企业——成都市花中花农业企业把稻渔综合种养的“绿色、生态、优质”理念融入到产品营销推广中,并进行大米精深加工,产品稳定供应红旗、互惠等商超。

此外,新津以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进绿色食品认证为抓手,提升稻渔品牌价值。如今,全区主导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比例为75.0%,通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3万亩,达到100%。

但新津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也坦言,品牌力不足、未形成市场“叫得响”的稻渔品牌,仍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

不止在安西镇,新津永商镇、宝墩镇等也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将餐饮、垂钓、农事体验融为一体。农民从土地上看到了效益,自然调动了种养积极性,越来越多返乡创业者、新晋种粮养渔户在新津土地上安居乐业。

新闻推荐

是什么将“新蜀道”送上太空?在《蜀道风流》第九集中找答案

是什么将“新蜀道”送上太空?纪录片《蜀道风流》第九集视频截图。四川,群山环绕,曾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并不容易。也许是...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