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继诸葛亮之后,三国名人再次“上榜”
陈寿画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在之前首批出炉的四川历史名人中,蜀汉丞相诸葛亮毫无悬念地入
选。6月5日,经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正式出炉,我们终于等到了第二位三国时期的名人,他便是陈寿。
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何一民教授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陈寿与司马迁、班固齐名,史称“并迁双固”,编撰了史学名著《三国志》,该书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陈寿在《三国志》里,以人物传记的方式记载了蜀汉“必以人为本”“弘毅宽厚”“赏罚必信”的治国理念和蜀地儒学、经学及其师承流变的情形,对巴蜀历史文化和蜀学、经学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陈寿在传承汉代史学传统的基础上,首创纪传体断代国别史体例体裁,以新的范式书写了三国时代复杂多变的历史风云画卷,为后人留下了解和研究三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物的信史,并成为后世《三国演义》、三国文化的底蕴所在。
史德、史实、史才兼备《三国志》得以流芳千古
陈寿(公元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南充市)人,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侍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元康七年(297年)陈寿病逝。
何一民教授认为,陈寿之所以能给后世呈现了一段可信度极高的三国历史,这和他的为人与秉性不无关系。“陈寿一生为人‘质直’,他有傲骨而没有媚骨。在宦人黄皓面前,就连蜀汉大臣皆屈意附之,而作为区区朝官的陈寿,竟然‘独不为之屈’,被贬官也义无反顾。”何一民认为,陈寿身上的三个标签:史德、史实和史才,让《三国志》得以流芳千古。
陈寿的史德自不必说,从他对诸葛亮公允客观的记述和评论中可见一斑。而他的史识和史オ,表现在他对三国历史有一个总揽全局的看法和处理。陈寿在《三国志》记述了自公元184年黄巾起义以后,至公元280年晋灭吴,差不多一百年的历史。他以曹魏的几篇帝纪提挚这一时期历史上的大事,又分立魏蜀吴三书以叙三国鼎立的发端、发展及结束。
何一民教授表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写史目的是匡君正世,同时也能教化大众。“辞多劝诚,明乎得失,有益风化”。陈寿作为史学家,始终把匡君正世作为史学家崇高的责任。何一民说:“陈寿受他老师谯周的影响很大。谯周是蜀国末期的重臣,蜀中儒学大家,他对历史的记录和文献的收纳极为重视。陈寿经历了蜀国的灭亡,他也有意识地收集了很多资料,为了反映那个动荡的时代,于是他最终写出了《三国志》。”
写作风格不拘一格极具蜀地文人性格特征
毋庸置疑,蜀地文人的性格特征在陈寿身上显露无遗,这也影响到了《三国志》的风貌。何一民教授说:“古蜀人自古就很开放,这也是民族多元融合形成的特点。陈寿就是一个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善变的人,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蜀人就只写蜀国,而是非常公正地记叙了三国历史。所谓史德,就体现在这种开放的胸怀上。如果他是一个狭隘的人,那很难成为让后世景仰的史学家。”
虽然陈寿后来在晋朝为官,他的《三国志》也是以魏晋为正朔,可他一直对蜀怀有深切的故国之情。陈寿在《三国志》里,以人物传记的方式记载了蜀汉“必以人为本”“弘毅宽厚”“赏罚必信”的治国理念和蜀地儒学、经学及其师承流变的情形,对巴蜀历史文化和蜀学、经学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还编纂了《益部耆旧传》,保存巴蜀历史文化。撰《官司论》,主张制度改革,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
在不少学者看来,四川历来史学和文学都很兴盛,早在文翁之前,古蜀文明就已经很发达了,蜀地教育也相当兴盛。经过古蜀文明多年浸润,陈寿更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去书写历史,因为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已经有了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思想雏形。
何一民教授说:“陈寿身上有很多宝贵的地方,除了他的勤奋和秉笔直书的精神,还有他的创新精神,以《三国志》的体例体裁,他在写作风格上有不少创新,很多地方都超过了前人。不拘一格正是古蜀文人身上的一大特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兰楠)昨(15)日,记者从司法厅获悉,为总结提炼法治政府建设领域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经省政府...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