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转型升级必须让农民充分参与
农报会客厅
主持人:本报记者 阚莹莹
嘉 宾: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蒋小松
“加强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恢复生猪生产,发展畜禽水产养殖。”——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做好生猪疫病防控和畜牧生产。
作为生猪生产大省,四川省今年要完成6000万头出栏量的任务,将如何在做好疫病防控的同时,加快恢复生猪生产?6月3日,记者就此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蒋小松。
防范疫病四川走在前列
201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在国内暴发。全国猪肉供给出现偏紧状况,2019年猪价持续走高,疫病防控和恢复生产成为了全国“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首次提出,要“稳定生猪等畜禽生产,做好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在这项工作中,四川走在了全国前列。
“非洲猪瘟发生后,四川省迅速反应,在去年就连续出台‘猪九条’和‘猪八条’,成为其他省市防控疫情的学习样本。”蒋小松告诉记者,在“猪八条”中,第七条措施明确提出:要健全完善指挥机构,省、市(州)、县(市、区)成立非洲猪瘟防控与恢复生猪生产指挥部,县(市、区)由县委书记担任指挥长。指挥部从成员单位抽调专人组成专班开展工作,切实加强对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发展工作的统筹指挥和协调。“由县委书记担任指挥长,这在当时是全国唯一,显示出四川省对于非洲猪瘟防控和恢复生产的决心和信心。”蒋小松认为,在一系列创新及时有效的措施中,四川省各地非洲猪瘟疫情得到了迅速有效的控制,市场肉价趋于稳定,生猪生产持续恢复。
转型升级农民必须参与
在四川省每年总出栏的生猪中,有超过50%来自散养户。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散养户由于缺乏疫病防控技术,导致猪只大量死亡。疫病影响下,四川省以生猪生产为代表的畜牧业转型升级更加紧迫。“农民必须种地养猪,一方面能提高收入,一方面能保障市场供给。”蒋小松认为,农民是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在保障农民收入的同时,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则需要发挥企业和村集体的力量。
在蒋小松看来,“生猪代养模式”能够实现多赢。“农民单独养殖生猪难以抵抗疫病和市场风险,养殖大企业可以发挥引领作用,负责饲料、仔猪、防疫、销售等复杂环节,把生猪养殖的简单环节交给农民,不要让农民直接面对疫病和市场风险。此外,企业可以把复杂的养殖技术转变为简单易懂的操作手册,把科研成果与现代管理模式结合起来,从而促进畜牧业转型,这是企业的优势。”
除了企业与农户合作,蒋小松认为,村集体也可以参与进来。“散养户生产过程缺乏标准,村集体可以将村上的建设用地集中起来,成立专合社运营,农民以入股形式参与。通过专合社与企业进行合作,一方面保障了农民和村集体的收益,一方面还能解决企业养殖用地的难题。”
提高“三率”为现代农业注入技术能量
“作为科研单位,省畜科院要持续做好一手抓科技创新,为四川省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一手抓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农业 农 村 发 展 解 决 现 实 问题。为农业生产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蒋小松说。
近日,省畜科院研究团队新推出一种麻羽鸡公母鉴定方式,鸡苗出壳后就可以通过羽毛外观鉴定公母。“四川省养殖麻羽鸡量大,以往一般养殖户只能等待鸡苗出冠才能鉴别,或者技术人员通过操作难度很大的翻肛识别来鉴别,现在普通养殖户在鸡苗出壳就能分辨,准确率达到95%以上。这种方式能让每只鸡苗降低0.15元的辨识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蒋小松介绍。
近年来,省畜科院科研团队还在多地推广新品种川藏黑猪,相比于普通外种猪,其 价 格 每 只 高 出 500元-1000元,满足了中高端消费市场。在饲料技术上,研发的有机铜大大减少了饲料中铜的添加量,同时减少了排放量。
“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是现代农业的应有之义,这也正是科研单位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目的。”蒋小松说。
新闻推荐
□马今洪宋代铜镜造型继承了唐代多样化的风格,并出现了一些新式样,如桃形、钟形、鼎形、炉形等。宋镜镜钮变小,钮弓...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