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父亲是个剃头匠

宜宾晚报 2020-06-04 10:37 大字

父亲今年已满73岁,可依然没有“退休”的念头,还在继续发挥余热为乡亲理发。其实我知道,父亲是想在有生之年,把他自己意外中断剃头这门祖传手艺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夺回来。

在农村,过去理发叫剃头,为别人理发的人便叫剃头匠。干剃头这一行,一般都是背个工具箱或提个口袋,走村串户挨家挨户给乡里乡亲剃头,所以也管剃头匠叫袋袋师傅。关于“袋袋师傅”的由来,其实还有一种说法,那便是剃头匠过去属于为人服务的相对卑微行业,中上层人士一般都不会干这一行,这门手艺只能代代相传给自己的子孙,所以也顺理成章地称呼“代代师傅”。

在当地,本家是绝对的剃头世家。爷爷自民国时期开始,就以剃头营生,一直干到老。我爷爷五弟兄中,除三爷爷当兵牺牲外,其余四个爷爷都是清一色的剃头匠。据此推测,我的曾祖父甚而至于上溯到湖广填四川的祖祖辈辈,毫无疑问应该都是剃头匠行伍出身。

“养儿不学艺,挑断撮箕系。”爷爷一直笃信这句古话。在那个年代,他本人正是靠着剃头这门子手艺,养育拉扯大我父辈六男二女共八姊妹。我父辈六弟兄中,除三叔学裁缝、五叔学木匠、幺叔当时尚小未学手艺外,排行老二的我父亲,加上我大伯、四叔他们三弟兄,都是我爷爷亲手教会的徒弟。在我们村上或十里八乡,人们都管我剃了一辈子头的爷爷叫“大卢代代”或“老卢代代”,往后本族中,但凡有剃头手艺的,都被邻里乡亲亲切地统称为“小卢代代”。

我大伯最先继承爷爷“衣钵”。但不幸的是,他在当年走村串户为乡亲剃头过程中,染上肺结核英年早逝。四叔则因与人怒怼时,对方一句蔑视看低剃头匠的气话,发誓再不剃头。我父亲则在一次剃头过程中,一年轻人问他有无刮眉毛的刀功“绝活”?如有,就给他把眉毛刮了,并承诺绝不找我父亲麻烦。那时父亲年轻气盛,哪里听得这些激将的话?父亲二话没说,也没去多想,“唰唰唰”三下五去二,眨眼功夫就将那年轻人的眉毛给刮了个精光。被刮了眉毛的年轻人,“反水”不依不饶,两人你抓我扯,扭打在了一起……经历这次刮眉毛风波“闹剧”后,一气之下,父亲决定中断剃头这一行当。随后,父亲相继学过篾匠、石匠,但均因属于半路“出家”,自然也未修成正果。再后来,父母从山中迁到了山下的集镇。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鱼儿离不开水,农民岂能离开世代耕种的土地?离开土地的父亲非常苦恼,成天闷闷不乐。直到有一天,一位亲戚抱着刚满月的婴儿找到我父亲,请他帮忙剃个胎头。这一次,父亲愉快地接受邀请并当即完成任务。大家直夸我父亲“宝刀不老”。在众人的赞许声中,父亲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脸。自此,父亲再也坐不住了,义无反顾地决定重操旧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老旧传统的剃头方式,已经跟不上“洗烫染”、美容、按摩和青春时尚的时代潮流。我想,父亲这把年纪,重新操刀剃头,其实并不是想要挣多少钱,可能更多的是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固有的坚守,打发点无聊的时光,姑且认为是方便邻里乡亲吧?很显然,愿意来父亲这样的地摊剃头的,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小孩儿,还有就是跟前团转的邻居和三亲六戚。对于农村家庭困难的,父亲一般不收钱;路人、生人来剃头,父亲也只是象征性地收点水电和辛苦费,给4元或5元都行,随你大方。但作为匠人,父亲对待剃头这门子手艺的态度是绝对认真的。他老人家每天清晨5点钟准时起床,用平时拾来的小木头碎屑,小心翼翼地发燃头火、添加柴禾、烧旺炉灶、备好开水、磨刀、上油、试推剪,然后逐一检查围腰、荡刀布、梳子、吹风、冰碱、洗头帕、头灯、老花镜和掏耳工具等等,一样也不落下,生怕有所闪失,忙得不亦乐乎,为新的一天即将到来的生意作准备。

父亲一直教育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他自己也是这样躬身践行的。洗头、剃头道、喷水、揉搓、剃二道、吹干,父亲往往眼睛眯成一条缝横看竖看、左顾右盼、反复比对,从不草率马虎,像对待一件艺术品,仔细端详、琢磨、修剪、打理,直到自认为满意并得到客人首肯为止。当然,打底、修面、刮胡子、掏耳朵、跳刀、荡“龙脊”、捶背、看财喜等祖传程序和礼数,父亲也会应顾客需求,有条不紊原汁原味地逐一进行。

父亲剃头,会让你如沐春风和穿越时空,也会让你感受时光暂缓,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全身酥麻、轻松自然和怡然舒爽。从而让你在这门渐行渐远的剃头手艺行将消逝之前,去走进一段真实的历史,去探寻一段难忘的记忆,去品味一下属于剃头匠特有的百般滋味和别样人生。

我时常惊叹于父亲这类民间艺人,与其说他是在剃头,倒不如说他是带着一种情怀,心存虔诚感念,潜心敬畏修炼。我想这已远远超出了其剃头范畴本身,是父亲他们这一代同龄人一种安身立命的本分,一种书本上学不来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智慧,也是带给我们后辈的一笔笔宝贵精神财富。

新闻推荐

川渝合作共建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据新华社电作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商务委和四川省商务厅3日在重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共建重...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