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同宗同源成渝联璧 打造西部文化增长极
巴蜀文化同宗同源 李禹阶教授。
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诗圣杜甫与巴蜀渊源深厚。
李禹阶著作。
成渝联璧,打造中国西部非常重要的文化增长极,创造出更多新的高水平的文化精品,铸造现代意义上的巴蜀文化。
2020年4月,就在全世界遭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时候,一部BBC推出的最新纪录片 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成了一股文化清泉,滋润了众多读者的心。
该片由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执导,在片中,伍德亲自走访探寻了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的足迹,向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介绍杜甫波澜壮阔的一生。而且,曾在《指环王》中扮演“甘道夫”一角而全球知名的英国演员伊恩·麦克莱恩,现身片中用地道的莎士比亚腔诠释了《壮游》《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15首杜诗,遂成为一大文化热点。
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诗圣杜甫的一生足迹中,令其超凡入圣的所在正是巴蜀大地,其入蜀出蜀的岁月奠定了他于诗史的不朽地位。
文化奇观
“天下诗人皆入蜀”
事实上,入蜀出蜀,自古便是天下人尤其是文化人的“人生必修课”。有唐一代,曾有“天下诗人皆入蜀”的盛况,除杜甫外,还有青史留名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及岑参、高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贾岛、李商隐、温庭筠等大诗人;宋代则有黄庭坚、陆游、范成大、宋祁等名家。而出川的则有司马相如、扬雄、李白、陈子昂、苏轼、苏洵、苏辙、杨慎、郭沫若、巴金等历代文坛名家大咖。
分析“杜甫们”这种前赴后继、持续不断的“入蜀出蜀”行为原因,曾任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现任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的李禹阶教授认为,在当年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出川入川要么走西边“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要么走东边“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而普通人则多因为历史上五次大规模的入川移民运动改变命运。四川盆地独特的地理特征,使得巴蜀两地在自先秦一统之后,犹如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兼容并蓄地发展着自己的文化血脉,在中华文明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孕育出同宗同源的巴蜀文化。
文化溯源
移民盆地史上浪潮
即使到了近现代,甚至当下,这样的文化场景仍然在持续演绎。在2020年备受瞩目的路内长篇小说《雾行者》中,90年代的一位文学青年,溯江而上,到重庆参加文学活动,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万丈闹市红尘之中,转眼却看见幽绿森林、两江合流;眺望长江的吊脚楼式建筑,层峦叠嶂,在20多年后成为洪崖洞那样的网红打卡点。这位文学青年不知道的是,也是在同一个年代,一位美国青年从成都来到重庆,前往涪陵教书,后来写出了《江城》——成为在中国很有名的非虚构名家何伟。“坐慢船,由重庆顺流而下,我来到了涪陵。这是一个温暖、清爽的夜晚,在1996年八月的尾声。”何伟在《江城》开篇写道。
更多的人,在不同的时代,沿着蜀道,沿着长江,来到重庆,来到成都,来到四川盆地,在多个角落,成为巴蜀的子民。根据史料,巴蜀第一次移民高潮在秦汉时期,大批中原、北方移民进入巴蜀及三峡地区;第二次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第三次在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第四次是明初及其后期,战争连年,民舍成墟,人口锐减,政府大迁湖广民众入巴蜀及三峡地区等,形成“湖广填四川”的人口迁移高潮。最近一次则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工厂、学校、企业及其人员、家属随之迁移到重庆、宜宾、成都、乐山乃至四川更深的腹地。
同时在重庆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的李禹阶教授,就是抗战日期从东南沿海移民到重庆的移民后人。李禹阶的父亲是浙江人,他本人1953年出生在重庆,亦生长、工作、生活于山城,当是地道的重庆人了。
文化演进
铸造现代巴蜀文化
李禹阶教授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区域历史研究,尤其是对三峡、巴蜀地理历史深有专研。
从以古观今的视角,李禹阶教授也谈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他认为,重庆和成都两个城市在地理环境和文化产业方面,有很大的资源互补性。两座城市都是网红,但网红点不一样。成都的休闲慢生活、茶馆文化,一直都是吸引全国人的重要禀赋。而重庆主要得益于大江大川的地理特点,立体城市的视觉美感。
自古以来,巴蜀文化同源同根。有差异有互补。两个城市,如果完全一样,也就失去了丰富性和多面性。两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正好给融汇带来更多空间和可能性。这对于建立崭新的巴蜀文化产业圈,大有好处。
在我看来,在文化产业上,成渝两颗明珠完全可以强强联手,进行联璧,在多方面深入合作,打造中国西部非常重要的文化增长极,创造出更多新的高水平的文化精品,铸造现代意义上的巴蜀文化。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专家小档
李禹阶,生于1953年,二级教授,博导,兼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历任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重庆市社科联副主席,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历史学会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等,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省部级学术带头人。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社会史、人类学。目前重点研究长江中上游考古与多学科研究等。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4项等;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近50篇;获省部级优秀科研与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20项。
新闻推荐
川渝两地自贸区法院首次联动不仅跨域立案还能“云庭审”司法协作本报讯(记者刘春华)5月15日,四川自贸区法院与重庆自贸...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