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防控下怎么过五一? □四川日报评论员
在国际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常态化防控成为文旅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常态化防控下的文旅产业,意味着政府和行业既不能因急于复苏而放松监管,也不能为了防控而“一刀切”关停景区。目前文旅产业是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为全球每年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10%。文化旅游业涉及面广,背后能够带动的不仅是景区,更是餐饮业、交通、酒店等服务业全产业链。受疫情影响,我国文旅业损失巨大。尤其四川拥有大量的文旅资源,如果文旅消费冻结,不仅难以满足群众的旅游诉求,更会导致大量行业内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受损,进一步带来就业压力。
既要做好防控,又要为文旅业纾困,是政府必须面对的现实考题。值得一提的是,两方面的工作都已经有所体现:为确保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四川出台“21条”措施并召开景区开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各地加强对旅游活动的全流程管控;为了帮助文旅业纾困,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通过了《四川文化旅游疫后恢复发展计划》,各市州也用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带动消费。但在具体实施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四川虽然属于低风险地区,但文旅资源丰富,小长假期间面对的风险可能比其他地方高一些。防控常态化,意味着更严格的监管也要常态化,在任何流程和地区都不能有漏洞。不仅要注重景区入口、重要游览点、购票餐饮等容易形成游客拥堵的区域监管,也要注重交通、酒店监控和投诉、执法环节,让政策有执行力,让消费者更安心。不仅要监管大景区,对往常不收费的景区甚至街区,也要有所监控。不仅通过各种金融手段纾困企业,更要及时根据防控形势,动态调整、放宽限制,一场一策、一馆一策,流量灵活管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市场带来信心。
新形势下的文旅业,不可能吃过去的老本,而是要借此机会提档升级。疫情防控常态化也在倒逼文旅业智慧化、高质化转型,新监管、新模式、新品质和新产品成为趋势。新监管,要求政府加强大数据基础布局,落实实名入场、控制流量、追溯信息的监管方式;新模式,要求政府引导线上文旅、云端文旅品牌,运用5G、短视频技术加强宣传;新品质,意味着政府应该引导行业转型升级,向低密度、高品质转型,保证酒店、餐饮、景区管理有序,游客安全安心;新产品,是知名景区因限流而让渡的机遇,激励更多短途可得、分散布局的小景点产品,对人员全域培训和监管,不仅能分散人流,也有利于后疫情时代发展全域旅游。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市州已经通过政企合作、推出消费券、举办短途游文化节,助力相关文旅产品发展。一手抓监管,一手抓促进,合作和引导越完善,文旅业发展才越安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雷琰)记者29日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获悉,第二代大陆地震预警网在四川开建,到2020年底,大陆地震预警网在四川省内...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