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工业挑大梁 四川给出“操作指南”

四川日报 2020-04-28 06:17 大字

一季度增速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在经济大省中降幅最小

近日,吉利四川南充商用车有限公司焊装车间内,工人加班加点生产。樊俊 摄(视觉四川)

聚焦

“一季度四川工业增速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在经济大省中降幅最小。”4月24日,全省“工业挑大梁”工作电视电话会上通报了一季度四川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四川经济稳增长的“大梁”,工业怎么挑?

□本报记者 朱雪黎 邵明亮

为何工业要挑大梁

“既是长远之举,更是现实之需”

“工业挑大梁,既是长远之举,更是现实之需。”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顾红松如是说。从长远看,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各国正竞相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制高点。突如其来的疫情,也进一步印证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在四川,随着各类企业积极复工复产、转产扩能,短短3个月内,全省口罩日产能从最初的不到50万只迅速飙升至2000余万只。医用防护服、红外测温仪等产量也实现超百倍增长。

从现实需求看,当前经济三次产业发展虽然较1-2月呈现明显回升态势,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受冲击明显的餐饮、旅游等服务行业今年将难以和往年一样保持高速增长,农业体量较小也难以挑起经济稳增长大梁。工业在全省经济大盘中的分量不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0%以上,制造业生产场所、生产方式相对稳定,能充分发挥生产端的主动性,特别是对于因为突发性的社会因素打断生产过程后,可以通过后期的加班加点赶上进度。

省社科院专家盛毅也说,疫情影响下,工业挑大梁更面临全面转型升级的多重机遇。政策层面上看,今年以来国家和省上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税收、金融等方面力度空前的优惠政策。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基建”等也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经济发展等提供了更多可能。

一季度表现怎么样

规上工业增速全国第4位,工业经济企稳向好

一季度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9%,较1-2月回升4.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4位、十大经济大省第1位。

四川早于全国一周时间,精准稳妥推进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组建省市县三级工作专班,出台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13条措施、复工复产20条措施等政策,开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督导调研,深入开展产业配套协同复工行动……目前,全省1.4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应复尽复,复工人员比例达97%,工业复工复产已经基本达到正常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动态监测复工复产质量和效益,除了复工复产率,疫情下四川还创造性新增了一个“税电指数”——复工前看用工、复工中看用电、复工后看纳税,数据更及时,参考更有效。

其他主要指标,也全方位呈现出全省工业经济努力克服疫情影响,运行情况好于疫情初期预期和全国平均水平,企稳向好态势持续巩固等来之不易的成绩。3月当月,全省有19个市(州)保持增长,较1-2月增加17个,其中成都、自贡、泸州、绵阳、广元、乐山、宜宾7个市当月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月当月,有30个行业保持增长,较1-2月增加20个。工业用电量较上月增加31.9亿度、同比增长0.6%。

政府做强服务保障,企业主体也积极主动应对疫情,谋求新发展。悦兴集团是宜宾临港经开区较早引进的一家创新型智能终端企业,原本有4条手机组装线、9条生产手机主板“贴板线”,产品主要销往非洲和东南亚地区。今年一季度原预计会过亿元的出口总值只实现了近三成,近期该公司积极探索出口转内销,转战电源线和手机主板。总经理何佳娣说,企业保证不裁员、不降一线员工工资,管理层工资下调三成,“办法总比困难多,齐心协力一定能渡过难关。”

工业如何挑起大梁

着眼9个方面,提出25条具体措施

全省工业经济运行仍存在不确定性增大、投资下滑等问题,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受创、订单减少也带来压力。下一步,工业如何挑起大梁?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近日印发《进一步做好工业工作 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若干措施》,从推动工业稳定回升、制造强省建设、工业技术改造、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重点园区建设、创新能力提升、开放合作、营造良好环境等9个方面提出了25条具体措施。

推动工业稳定回升是第一步。一季度力保回升,二季度加速回升,三季度抢抓进度,四季度全力冲刺决战目标。工业增速高于全省GDP增速是一条硬指标,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两大关键指标,按季度制定行动方案、具体要求、详细举措,狠抓推进落实。通过对比找差距、找压力、找动力,在全省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态势。

推进“5+1”现代工业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5+1”现代工业领域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重大政策清单,短期内突出量的增长,长期还要坚持不懈抓质的提升。积极把握疫情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基建”等新机遇,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增强四川省产业链竞争力和韧性,提升产业链质量和水平。

推动成渝地区制造业协同发展,组织开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课题研究,编制成德眉资同城化制造业优势产业发展指导目录,争取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行动计划,推动毗邻地区建设3个以上合作园区,在电子、汽车、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率先合力延链强链补链,打造材料、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优势特色产业基地。

“新基建”方面,突出抓好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聚焦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积极推动建设人工智能平台、区块链网络、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建立“新基建”重大项目库。

复工复产已做到应复尽复,下一步则将着力推动企业稳产满产超产。要建立重点领域龙头企业和配套核心企业两张清单,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坚持“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稳定生产经营。

投资拉动依然十分重要,今年要进一步突出抓好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新项目落地。

新闻推荐

“五一”黄金周如何放心游四川省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

■本报记者吉雪娇近日,为提振消费,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鼓励带薪休假与“五一”劳动节、端午...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