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蔓莎:让世界听到中国导演的声音
采访李建军导演
采访王晓鹰导演
采访孟京辉导演
采访林兆华导演
《当代中国导演观点》德文版和中文版
川剧《马克白夫人》
川剧《死水微澜》
本报记者 吴亦铮/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嘉宾
田蔓莎,当代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戏曲导演。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原副院长、硕导,柏林自由大学“表演文化交织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田蔓莎戏曲创新工作室主持。曾两度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ITI德国中心现代音乐剧场“特别奖”,两次获得美国亚洲文化协会(ACC)资助赴美研访。2018年荣获亚洲文化协会(香港)“三十年影响力”大奖。田蔓莎研究和新创的“表演训练方法”多次受邀在国内外艺术节、大学和剧院传授,其表导作品也多次受邀参加各国艺术节演出。
导演观点摘要
王晓鹰导演——“中国意向,现代表达。”
赵川导演——“在排演中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谬误,探索如何避免或更正它们。”
卢昂导演——“重拾古典戏曲之古风遗制,回归古典戏曲之自由精神。”
李建军导演——“真实的世界是需要被发现的。生活中的某个时刻,未必等于真实,生活被撕裂了,重组了,也许更真实。”
周可导演——“戏剧于我是一种修行:见天,见地,见人心!”
王翀导演——“想要改造戏剧,首先要改造自己。”
提要
日前,《当代中国导演观点》中文版正式发行,通过对话林兆华、张曼君、王晓鹰、郭小男、田蔓莎、孟京辉、赵川、卢昂、田沁鑫、李建军、周可、王翀12位导演,中国导演思想的精髓,于其中“窥一斑而知全豹”。
而该书德文版早在2018年就已出版,被评价为“在德国乃至欧洲出版的第一本由中国导演自己讲述导演艺术的文集,亦可称之为一本‘内观中国’的书。”它打开了一扇西方了解中国导演非常直接、全面的窗口,受到了广泛的国际关注。
记者近日采访了著名川剧演员、导演田蔓莎,她在《当代中国导演观点》书中拥有三重身份:主编、采访者和受访者。
对话
先德文版,再中文版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何会产生创作这本书的念头?
田蔓莎(以下简称田):做一本专门介绍中国导演的书,在德国出版,这是原德国歌德学院总部秘书长、上海戏剧学院国际文化交流战略发展高级顾问、荣誉教授柯汉斯博士的提议,他认为西方对中国的理解,远不及中国对西方的理解那样深入。实际情况的确如此,西方的观众和艺术家很少有机会体验中国的戏剧(戏曲),阅读中国戏剧类的书籍,更不用说具体准确地了解中国戏剧导演的工作了。相比中国对西方戏剧类作品的翻译,西方对中国作品的翻译也太欠缺了。所以柯汉斯博士建议,中德合作出版一本关于中国当代戏剧导演的专著,让西方读者、观众有机会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也加深对中国导演创作观念的理解。我被这个美好的愿望打动了,尽管我写文、编书都不是强项,但还是决定接受这个工作。
记:这本书为何以德文版为首发,中文版随后呢?
田:做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有机会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艺术家。所以,2017 年初,由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陈平先生、柏林自由大学“表演文化交织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勒博士和柯汉斯博士一起,在柏林共同策划和讨论了这个项目的具体可行性方案,并确定由柏林亚历山大出版社负责在德语地区的出版发行。同时,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宫宝荣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表演文化交织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李希特教授、托斯腾博士等中德专家都直接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最后大家决定由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文化处、上海戏剧学院、柏林自由大学 “表演文化交织国际研究中心”三方合作共同出资出版此书。
2018年6月,《当代中国导演观点》德文版在柏林艺术学院首发。由于在德语地区反响很好,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分享给国内的读者和喜欢艺术的年轻人。就这样,德文版出版一年半之后,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书店出版社,在今年初春正式出版发行,与国内读者见面了。
记:您作为本书访谈的采访者与受访者,有着怎样的感悟与收获?
田:对我来说,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我不仅可以多次阅读每位导演的文章,参与每位导演的访谈,还在后期审稿过程中反复学习,从中学到的东西让我终身受益。每位导演的艺术观点和创作方法,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每位导演又都个性十足,他们对艺术的执着和真诚以及责任感,让我非常敬佩、感动。我的合作者托斯滕博士告诉我,目前有人找他商谈出版这本书的英文版一事。如能达成愿望,也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
12个数字,代表圆满
记:为何会选择这12位导演作为本书主角?
田:我们很喜欢12这个数字,因为代表圆满。选择这12位导演,并非按哪位是国家一级导演、哪位是中国最好导演这样的标准来定。我们认为,只有不同风格、不同创作方法的导演,只有观众喜欢或不喜欢的作品,没有什么最好的导演或最好的作品。艺术没有什么标准,只有自己喜欢或不喜欢。
所以,我们选择导演时,更多考虑的是导演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方法,导演所处的体制、机构、院团是否不一样。我们按年龄大小排序,希望能够有不同年代和年龄段的导演。有点小遗憾的是,从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其中缺了一位40年代的导演。书中12位导演,有的是体制内的,有的是体制外的,也有内外兼顾的,还有民间剧团、独立剧场导演。
当然,因受时间、采访条件和篇幅限制,我们未能介绍更多极具代表性的导演观点,这很遗憾。好在这只是个开始,相信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有更多的人会延续这一系列工作。
记:书中有哪些导演的观点是让您记忆深刻,也是极富价值的?
田:书中很多导演的艺术观点我都记忆深刻,如林兆华导演说的,“莎士比亚为我所用,我不为莎士比亚服务,我只为我自己服务。”张曼君导演说的,“当前的导演过于‘炫’,不够‘静’;过于‘乱’,不够‘净’;过于‘狂’,对传统不够‘敬’。”郭小男导演提出“旧中有新,新中有根。”孟京辉导演说的,“先锋性是一种创作状态,一种豪迈的人生姿态……”田沁鑫导演提到的“中和之美,超脱之虚,夸饰之奇,禅意之说”的结合等。每位导演的艺术思考和创作方法都是极富价值的,特别是对学戏剧的年轻人,可供学习然后转化为自己的艺术思考和创造。
记:本书在采编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
田:一是选择和邀请导演,前期我们做了很多功课。第二是采访时间安排。采访部分主要由托斯滕博士负责,他来中国采访的时间只有10天,而12位导演分散在不同城市,时间、地点调配以及现场翻译等问题都需一一落实。幸运的是每位导演都很给力,我和德国专家一行三人,辗转上海、北京、杭州、乌镇,终于在10天内顺利完成了所有采访。第三是翻译转换。这与译者水平高低没有关系,主要是文稿翻译转换的次数太多,从中文翻译成英文,由英文翻译成德文,再从德文翻回中文,说着都绕口。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跨文化翻译转换”。所以做中文版时,导演采访部分的文字转换和整理是颇费周折和时间的。
一本“内观中国”的书
记:在您看来,这本书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导演怎样的声音?
田:其实我们并没有太多宏伟的愿望,也没有这么大的能力要向世界发声。我们出版此书最初的起念是来自于我们对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对称或不平衡的思考和研究。正如柯汉斯博士说的,中国对西方先进经验和文学艺术的学习和了解,远远超过西方对中国的学习和理解。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翻译出版的书籍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是不对称的。
宫宝荣教授也提到,“几乎所有的西方现当代流派都被一一介绍了进来……相比之下,自18世纪马若瑟翻译《赵氏孤儿》直至21世纪,不仅译成西文的中国传统剧目寥寥无几,就是现当代剧目也是屈指可数,更不用说中国的戏剧理论著作。”
记:本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田:这是一本非常独特和有价值的书,不仅对于德语地区国家的读者,对中国读者也是如此。就如陈平先生在书中《前言》所写,这是在德国乃至欧洲出版的第一本由中国导演自己讲述导演艺术的文集,亦可称之为一本“内观中国”的书。在这本书里,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导演如何进行艺术创作,如何对待自己的传统,如何面对迅猛发展的都市化进程以及他们又遇到过什么问题。书中的12位导演是中国戏剧领域的代表,他们的艺术生涯都与国家的改革开放息息相关,他们的创作也反映了在社会大变革中人的梦想与追求、矛盾与困惑。国内的读者,特别是年轻的读者了解他们的思考、观点和成长过程,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给文化艺术界带来的变化与活力,从而会更加珍惜这一成果。
立足传统,探索川剧的无限可能
记:您是川剧演员出身,后来如何转向导演?
田:我16岁才考进重庆沙坪坝区川剧团,后调到重庆市川剧院当演员,又调到四川省川剧学校,2006年引进到上海戏剧学院工作,虽然角色身份常在转换,但至今我依然认为我是川剧人。我真正开始涉足导演工作是在1999年,从事川剧表演20年后,在著名剧作家徐棻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开始自导自演,后来慢慢开始给其他演员和不同剧团排戏。
记:您非常注重中西方文化交流,也做出了许多将川剧文化与西方文化结合的剧目。
田: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认真地去学习和了解西方的文化艺术,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学习经验。只有真正了解了别人,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学习和借鉴好的经验,但绝不可照搬,一定要转化和再创造。只有坚持“创造性地继承,创新性地发展”,川剧才有更好的未来。反思传统川剧,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我应该为川剧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做?这些都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
除了之前我创作的实验戏曲“独角戏”和川剧《马克白夫人》等,2006年我创作了新概念川剧《情叹》,希望立足传统,探索川剧的无限可能和不同的表达。
记:近年来,您创作和演出的作品相对少了一些,这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田:我的艺术生涯有几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又不完全一样。近几年我很少作为川剧演员参加舞台演出,更多时间在做戏曲导演创作和表演教学工作。目前我在研究“演员表演和身体训练”,这正是我现在最感兴趣的工作。
不管有多少创作邀约,我还是想继续坚守对艺术的要求。我接戏比较慎重,因为不想辜负别人对我的信任,当然也不想辜负自己。一般情况下我会倾听心里最真实的那个声音,不希望受太多外部的影响。我会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戏?是否真的对这个戏感兴趣?我真的有可能突破自己或有能力完成它吗?如果都想清楚了,也许新戏的创作就开始了。现在我正在进行一部新剧的创作,不紧不慢,按照心的动律和节奏去做,也许才能水到渠成。
手记
2020年4月15日 成都
阳春三月。新冠病毒疫情带来的波澜在国内已渐渐平息,但似乎因为宅家太久,对外出游玩的欲望已消散许多。工作之余,泡上一杯茶,打开一本书静静阅读,已成为每天生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藏在书柜里落灰的书都被我搬了出来,或细细读完后放归原处,或擦拭干净后摆在床头待读……总之,这几个月读的书,超过了以往几年的总和。
目前正在读的,是田蔓莎和托斯腾主编的《当代中国导演观点》。其实我更喜欢历史、科学和军事类的书,能够开卷阅读此类艺术书籍,离不开朋友圈的大力推荐。读下去之后,发现从书里感受到很多新东西,让我受益匪浅。首先这本书采用“自述+访谈”形式,这种形式与我的工作联系紧密,能给我带来启发和帮助。另一方面,对话的林兆华、张曼君、王晓鹰、郭小男、田蔓莎、孟京辉、赵川、卢昂、田沁鑫、李建军、周可、王翀12位导演,都非常有代表性,对了解中国戏剧,有“窥一斑而知全豹”之功。
但田蔓莎告诉我,这本书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它打开了一扇西方了解中国导演非常直接、全面的窗口,被评价为“在德国乃至欧洲出版的第一本由中国导演自己讲述导演艺术的文集,亦可称之为一本‘内观中国’的书”,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意义非凡。
田蔓莎引用上海戏剧学院宫宝荣教授的话说,“中西方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影视戏剧类作品无疑是文化最有机的载体,拥有着极高的受众。中国观众不仅观赏到了许多国外的影视、戏剧作品,对西方著名导演的思想乃至论著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和全面。但相对来说,西方对中国在这个层面上却知之甚少,不仅译成西文的中国传统剧目寥寥无几,就是现当代剧目也是屈指可数,更不用说中国的戏剧理论著作。因此这本承载了中国导演思想精髓的《当代中国导演观点》,值得我们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为之写上一笔。”
田蔓莎从川剧名旦转向导演领域后,非常重视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交融,她创作的实验戏曲“独角戏”、川剧《马克白夫人》和新概念川剧《情叹》,都是立足于传统,探索川剧的无限可能和不同的表达。在她看来,“中西艺术家可以在相互的学习和借鉴中获得艺术新的灵感,也可以从相互理解和包容中有更深的合作。双方的合作中,重要的是要相互尊重和尽力保护每个民族的文化和艺术特色。我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中国年轻导演和艺术家带着他们独创的作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新闻推荐
“绿色引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达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环保工作纪实
花园式厂区绿树成荫、芳草遍地,走在四川达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如同漫步城市花园……数年间,地处达州高新区的四川达兴能...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