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应急响应级别下调 口罩应该怎么戴

贵港日报 2020-04-02 10:53 大字
朱昌俊

近期,苏浙沪多地一些领导干部摘口罩开会。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通知》,称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普通公众可不戴口罩。对于公众来说,啥时才可以放心摘口罩呢?截至目前,除了北京、天津、河北、湖北之外,全国其他省份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均已下调,各地也在加速推进复工复产,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朝着正常状态转变。何时可以放心摘下口罩,不仅关系到生活成本,也是普通民众判断我们离正常生活还有多远的一个最直观标准。

应该说,眼下多地出台新的口罩佩戴指南,明确哪些地方可以摘口罩,以及部分地方公职人员带头摘口罩开会,这些都在向社会传递出直接信号——疫情防控向好,有选择地摘口罩,已经具备客观条件,不分场合戴口罩,不仅无必要,也是一种过度防控。当然,对于不少民众来说,经历长达两个多月的“特殊生活”,对摘口罩出行有一定顾虑,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正如疫情防控的进展有过程,社会生活秩序、人们的行为习惯乃至心理,从疫情中恢复过来,也同样需要过程。

所以,在最大限度减少过度防控的角度,引导人们科学选择“戴与不戴”口罩,还需要做好配套的服务。一些地方发布口罩佩戴指南,公职人员带头摘口罩参加会议,当然是一种积极的做法,但是,人们不敢随便摘口罩,说到底还是安全感的恢复并未与疫情防控的进展同步,这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继续保障疫情信息公布的及时、公开透明。如眼下不少地方面临输入性疫情风险,对于输入性案例的行动轨迹、观察隔离信息等,就该向社会作出详细的公开,如此让民众对疫情的任何发展都做到“心里有数”,自然能够减少盲目的担心。

除此之外,随着疫情形势变化,一些眼下可能已经过时、过度的防控举措,也该与时俱进予以调整,避免给社会造成不必要的误导。当然,一些必要的防控措施可能依然不能盲目取消。在这两个方面做好平衡,给予民众准确、科学的预期,考验防控的精准性。

其实,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场合,甚至不同的人群,都需要因地制宜,具体而论。比如,去医院等公共场所,可能即便是疫情过去,易感人群养成戴口罩的习惯,也是有其必要的。而疫情期间所倡导的勤洗手等,也值得在平时生活中保留,真正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习惯。

另有传染病专家也建议:“流感季节,传染病高发期,人员密集场所和室内密闭空间,都还是建议戴口罩。”而眼下各地倡导的适时摘下口罩,也并不是一概而论的。如四川防疫专家就明确室内、外运动,独自驾车等12种情况可以摘口罩,但在医疗机构就诊或医院探望病人时,在机场、火车站、高铁站等人口密集场所,依然建议戴口罩。换言之,呼吁人们不该过度防控,是有条件和选择的,并不等于可以对口罩盲目“一摘了之”。

而经此一“疫”,社会的“口罩文化”,也该有适当的“进化”。在传统上,我们的口罩文化并不是很浓厚,甚至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戴口罩的行为还多少有些偏见,比如认为是“装”、是人际关系的隔膜。但经历这次的疫情后,更多人意识到,在一些地方和公共场合戴口罩,对自己、对公共卫生,都是一种科学的做法,不该随意标签化戴口罩的行为。所以,在疫情过后,普通家庭常备一盒口罩,以备不时之需,也有必要成为国人新的习惯。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四川16家欠薪企业被纳入“黑名单” 其中一家欠薪达千万

本报讯(记者向晓文)4月1日,记者从省人社厅官网获悉,为加大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强化对用人单位守法诚信的社会监...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