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大熊猫野化和四川多个涉农项目入围

四川农村日报 2020-03-27 07:13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吴平 阚莹莹) 3月2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官方网站发布公告,对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1500多项受理项目进行公示。来自四川的”熊猫爸爸“张和民牵头的项目、钟南山团队均被提名,此外,四川还有多项涉农项目被提名。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提名中,有屠呦呦牵头的项目“中医药文献传承创新模式研究与应用”、袁隆平牵头的项目“广适性骨干亲本Y58S创制与超级稻新品种选育”等。在国家科技奖创新团队奖评选中,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获得提名。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提名中,有全球著名“熊猫爸爸”张和民牵头的“大熊猫野化放归关键技术”项目。同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提名的还有,以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为主要完成单位的“小麦供体物种的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项目、以四川农业大学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等为主要完成单位的“弱光高湿地区水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以四川大学等为主要完成单位的“蛋鸡细菌病防控系统创新与安全蛋品生产关键技术”项目等。

大熊猫野化放归关键技术,何以被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记者26日采访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教授级高工张和民,他向记者娓娓道来:“大型哺乳动物的野化放归,国际上成活率不超过30%,我们达到了80%,这要归功于放归关键技术的不断完善。”

张和民告诉记者,野化放归不包括野外抢救,特指将圈养繁育的大熊猫经野化培训后,放归到历史分布区内生活繁衍,从而重建其野生种群。2003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开始对圈养大熊猫进行培训和放归,到目前为止总共放归了11只大熊猫,存活9只。

张和民介绍,野化培训首先要挑选活力充沛,生存能力强的个体。其次要培训多项内容,包括母兽带仔、躲避天敌、减少人类接触依赖等。如今,有了音频颈圈、GPS定位颈圈等新设备和技术,科学家在不打扰熊猫的情况下,加大了对其行为的掌握和解读能力。“我们有专家可以解析出来熊猫各种声音的意思,与妈妈互动,还是找食物和水,亦或是遇到危险等。”培训之后,是否适合放归,在哪个区域放归,都有严谨的考评系统。目前四川6 大山系 33 个区域种群当中,有22个局域小种群,其熊猫数量少,并且有着成为孤岛的风险。通过“送女远嫁”到这些小种群,会非常有利于提升该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使种群得到壮大。

张和民透露,下一步研究中心将继续着力于局域小种群的复壮,使熊猫不仅仅是野外数量增多,并且在种群结构上更有利于整个物种的存续和进化。

新闻推荐

四川省发出十大文明 社交行为习惯倡议

十大文明社交行为习惯●社交场合讲礼仪,咳嗽喷嚏掩口鼻●公共场所少聚集,距离一米才适宜●爱护环境担责任,垃圾杂物别乱扔●...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