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这场新闻发布会给出了答案

四川法制报 2020-03-26 00:32 大字

昨(25)日0时起,四川省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此次调整应急响应级别意味着什么?下一步防控工作的重点是什么?昨(25)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19场新闻发布会给出了答案。

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宋世贵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四川省共启动了三次应急响应。全省上下经过两个月不懈努力,疫情防控形势稳定向好。四川省21个市(州)实现本土确诊住院病例“清零”,全省连续20天无本土新增确诊病例,连续34天无本土聚集性疫情和社区传播,183个县(市、区)全部为低风险区。

24日,省指挥部组织专家对全省疫情形势及防控工作进行了综合评估,根据专家组的意见,结合四川省、国际国内疫情现状,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规规范,将四川省应急响应级别调整为省级三级应急响应。这次调整响应级别,不是为疫情防控松劲,而是为经济发展加劲。

宋世贵强调,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后,防控工作旨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止境外疫情输入成为防控重点工作,尤其要加强入境口岸和从疫情高发国家(地区)入境后转乘国内交通工具入川返川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

要继续压实属地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强化部门联防联控,严格实施入川首站责任管理,规范开展医疗救治。对境外入川返川的所有人员,立即实施体温监测和医学排查,有异常的立即送至定点医疗机构;无异常的专车送至集中隔离场所,开展信息登记、体温监测和核酸检测等工作。核酸检测阳性的,送至定点医疗机构;核酸检测阴性的,点对点接送至集中隔离场所观察或居家隔离观察。

所有境外入川返川人员原则上均要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社区持续做好外来人员登记,加强对境外入川返川人员的排查及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协助开展密切接触者追踪排查和隔离医学观察等工作。对各医学观察场所实施严格的安全、消毒和管理等工作。 本报记者 赵紫荆

新闻推荐

四川要求分区分类恢复日常医疗服务

本报讯(记者杨诚波)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分区分类有序恢复日常医疗服务,保障人...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