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玉米大豆间作,农户增收节本 川农团队这项技术写进中央一号文件

成都商报 2020-03-10 02:03 大字

为什么玉米、大豆如此重要?为什么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农村部农办农【2020】1号文件都提到一种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

日前,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团队。这项新农艺便是出自他们之手,研发周期长达18年。它又将对我国的粮食生产结构带来怎样的改变?

研发出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

每亩为农户增收350-600元

对于全球经济发展,大豆的重要性早就不言而喻。然而现实却不乐观,“矛盾点在于,全国只有18亿亩耕地。”杨文钰告诉记者,我国每年的大豆需求量近1.1亿吨,年产量在1500万吨左右,年进口量9000多万吨,即超过80%的大豆需从国外进口。

国内生产的大豆以食用为主,而用作饲料和其他产品生产则数量不足。巨大的缺口既是经济负担,更牵动着国家的粮食安全。相比之下,作为高能量、高淀粉作物的玉米,全国种植面积大,自给能力相对更强。因此杨文钰团队从传统的禾豆间套作模式出发,研发出了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

据他介绍,和净作相比,应用新农艺后的土地玉米产量与原净作产量水平相当,可新增套作大豆130-150公斤/亩,间作大豆100-130公斤/亩,若年推广面积达到2亿亩,可增加大豆2000多万吨,大豆自给率将提高20个百分点。与净作玉米相比,该技术可为农户每亩实现增收350-600元。

一亩当成两亩用

正进行推广和示范

其实农作物间套作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1世纪的《氾胜之书》中就已有黍和桑套种的记载。玉米大豆间套作也早已有之。但是,传统的人力生产技术手段很难满足现代农业高产高效和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禾本科与豆科作物间套作是世界公认的集约利用土地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团队成员、四川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教授雍太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的玉米大豆间套作技术最高仅能产出相对于净作而言1.2亩的产量水平。

而借助玉米、大豆间作新农艺,土地当量比可达到1.8-2.2,“这样就相当于一亩地有了两亩地的产出水平。”他说,这种农艺能够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粮豆产量。

新农艺对传统技术手段最大的突破在于实现了完全的机械化。据杨文钰介绍,该成果创建了带状复合种植系统资源高效利用理论和低位作物株型调控理论,研发了“选配良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的核心技术和“减量一体化施肥、化控抗倒、绿色综合防控”的配套技术。

据悉,当前该技术已经在四川省近600万亩耕地上进行了推广,并在西北及黄淮海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

出发点为培肥土壤

团队坚持研发18年

从两三人的小队伍发展到上百人的大团队(含研究生),杨文钰团队的研究持续了18年之久。期间,雍太文等多位成员更是一路从研究生毕业做到成为教授。“我们从2002年开始进行相关的研究,最初是为了解决四川丘陵旱地麦玉苕带来的土壤瘠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不断下降的问题。”杨文钰表示。

科研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直到2010年,套作大豆发展思路与观念才发生转变,确立了“玉米-大豆”和谐共生才能实现群体和周年丰产的思路。

之前的研究更多关注大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其栽培技术主要是侧重套作条件下大豆的高产栽培技术。其中,小麦/玉米共生期短、技术较成熟;玉米大豆套作虽没人研究,但应用区域窄。“玉米大豆间套作工序多、人工费时长且经济效益低,有意义但没有人愿意研究。”杨文钰说,通过研究自己逐步认识到不止全国,全世界对于玉米和大豆的需求量都非常巨大,重要性极强。

也正是如此,即使面对抱怨和质疑,杨文钰始终坚持这项技术的研发攻关,提出将原来的三熟套作模式聚焦到玉米、大豆间套作二熟模式。直至2018年,这项农艺终于全部实现机械化。

“最难的还是改变人的看法,最好的办法是用高标准示范样板来说服主管部门和农户接受这一新技术。”杨文钰表示,现在更关心如何把这项技术真正推广和落实到更大范围。下一步,团队将针对黄淮海和东北的生产特点,深入大型机械化、规模化技术的研发和攻关。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曾那迦

图据受访者

新闻推荐

川渝两地首批发布3.6万个岗位

本报讯(四川日报记者吴浩)3月6日,记者从共青团四川省委获悉,川渝两地共青团联合教育、人社等部门,即日起共同启动川渝“双城青...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