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过年贴年画

济南时报 2020-01-15 23:59 大字

□李绍增

“二十八,贴年画”,是我的老家从老辈子流传下来的过年习俗。

过了腊月二十三,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就像倒计时一样,数着日子进入备年时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打猪肉,二十七杀公鸡,到了二十八,家家户户在刚打扫的房子里,高高兴兴地贴上新买的年画。

贴完自家的年画,我和一帮爱看热闹的小伙伴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呼啦啦一会儿飞到东邻大娘家,一会儿飞到西舍二婶家,一会儿又飞到家前三哥家,一会儿又飞到屋后四嫂家,挨着门看人家刚贴的年画,只见家家户户的年画,一家比一家喜庆,一户比一户鲜活,营造和散发着浓浓的年味。

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我上小学三年级的那年春节,和爷爷贴完年画,拉着爷爷的手,请爷爷讲讲过年为什么贴年画。爷爷在旧社会读过私塾,年轻时又当过教书先生,懂的东西很多,我小时候有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总爱问爷爷。爷爷摸了摸我的脑袋,高兴地说:“过年贴年画,可是从我们上千年的老祖宗手中传下来的啊。”接着,爷爷捋了捋胡子,给我讲起贴年画的故事……

过年贴年画,它萌芽于礼门神,起源于贴门神画。相传唐朝皇帝太宗时期,长安皇宫内经常闹鬼,春节尤其严重。唐太宗的两位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主动请缨为皇帝守卫宫门。唐太宗见他俩日夜站岗非常辛苦,便命画工将他俩的容貌画下来贴在宫门上,从此宫内相安无事。这就是贴年画的开始。

北宋时期,从文字上比较详细的记载看,年画已经比较广泛地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有诗为证:“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此诗中的“桃符”,就是画有神荼、郁垒二位神灵的纸片,即年画。寓意到了春节,千门万户纷纷揭下“旧符”,贴上“新桃”,热热闹闹迎新春、过大年。

到了清代,年画在发展中发生了两件划时代意义的事:一件是由于一代文人李光庭在一篇文章中写有“扫舎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的字句,将历朝历代(比如宋代叫“纸画”、明代叫“画帖”、清代前期叫“画片”)、天南海北(比如北京叫“画片”、浙江叫“画纸”、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对年画不同的叫法统一定名为“年画”。一件是戊戌变法之后,时代发展的脉搏开始跳动在年画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反映戊戌变法运动中提倡新学的《万童习武》《儿童体操图》等一批令世人耳目一新的年画。这两件事推动着年画的制作、运营、购买、张贴进入兴盛时期。

解放以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一到春节,欢欢乐乐除旧岁的兴致和期盼来年越过越好的心情空前迸发,纷纷赶年集买回自己喜欢的年画。这时候老百姓贴的年画,除了少量模板画外,多数是在上世纪初上海有胶版印刷第一张“月份牌”年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机印画,不仅色泽光鲜亮丽,内容也大为丰富。除了传统的神话、孝义、花鸟、走兽以外,反映新生活的农耕、家庭、福寿以及城乡新貌的年画也进入百姓的家中。

爷爷引经据典地讲了一番,突然见我似懂非懂的样子,赶紧打住话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从古到今,过年贴年画啊,就为两点,一是图个喜庆红火,二是盼个美好愿望,这不就成了习惯和风俗啦。”

进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亲眼见证了爷爷说过的话。尤其是60年代初期,刚刚从自然灾害中走出来的人们,虽然手头并不宽绰,却也省出钱来贴上寄托期望的年画。那时候到年集上一看,卖年画的拉起长长的苇箔帐篷,买年画的人围得水泄不通,什么叫蔚为壮观啊,在此找到了答案。这个时期的年画,实现了传统基因与时代文化元素的完美结合,其内容和形式更加大众化、多样化。尤为突出的特点,是揉进了宣传、引导、默化的元素。大年初一拜年,走进左邻右舍的家中,看到的多是崇尚英雄、崇尚集体、崇尚劳动、崇尚和睦的年画,当然也有许多领袖画、“样板戏”画和阶级斗争内容的画,把家装扮得蓬荜生辉,将年烘托得热热闹闹。真别说,那时的媒体远没有现在发达,年画在宣传、教化方面还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记得我长大后自己买的第一张年画是反映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内容的《战斗英雄于庆阳》,就是这张年画,鼓励我参军,鼓励我练兵,鼓励我踊跃请战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鼓励我荣立三等功,至今这张年画还驻留在我的心中。

时下又要过年了,耳边仿佛又听到了爷爷的话语。为了图个喜庆,为了新的向往,我拉起小孙女,“走,咱买年画去!”

新闻推荐

量子波动速读“凉凉”,五家违规机构被通报查处

记者|柳书琪编辑|号称1分钟读10万字、甚至可以蒙眼感知文字的“量子波动速读”面临更严厉的查处。据教育部1月16日消息,国...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