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 川版好书”系列之一出版家李致支招四川出版:核心目标“就是出好书”
“重温经典 川版好书”系列之一 李致
四川新华发行集团于9月底开展新中国成立70年好书推荐活动,经过三个月酝酿,12月13日,推出一份共有55种好书的最终书单,涵盖了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等9家四川出版社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出版的精品图书。著名出版人、作家李致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时,回忆了自己关于四川出版的诸多闪亮往事。
李致长期在共青团系统工作,曾先后任共青团四川省委《红领巾》杂志总编辑、共青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总编辑。改革开放初期,李致回到四川,主抓出版工作,曾先后任四川省出版局副局长兼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出版总社社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川西、川南、川北、川东,都有自己的出版社。1952年,合并为四川省后,全省只有一家出版社,就是四川人民出版社。”李致虽然已是90岁高龄,但讲起诸多细节,思维、逻辑都极其清晰。
上世纪70年代末,国门初开,各领域的改革开放方兴未艾。在李致的掌舵下,四川人民出版社抓住时机,“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图书。李致特别提到,四川人民出版社在征得邓颖超同志同意后,出版了《周总理诗十七首》,受到读者热烈欢迎。接下来又顺势出版了郭沫若、茅盾、巴金、丁玲等一批老作家的近作,形成了“近作丛书”和“现代作家选集”丛书。当时,出版徐志摩、戴望舒等“新月派”诗人的作品要冒一定的风险,李致却看准了读者的需求,拍板印。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与改革开放的意识,使得“川版书”声名鹊起。
上世纪80年代,一套名为“走向未来”的丛书横空出世,震动了思想界、读书界,被誉为“当时中国影响最大的启蒙丛书”。相比这套丛书的广为人知,较少人了解,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正是最早坚决支持《走向未来》丛书出版的关键人物。这套书让四川人民出版社在出版界的口碑大涨,李致的才华、胆识与书生意气得到充分地展现。1980年,著名诗人冯至参观四川人民出版社后,称赞李致“不是出版商,也不是出版官,而是出版家”。李致把这句话当作出版社的奋斗目标,并公之于众。
如今,四川正在提振兴出版,当被问到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时,李致说:“我觉得关键是核心目标要弄清楚:就是出好书。在全国有影响力,受群众欢迎,得到专家肯定,有保存收藏价值。”他还特别举例,“有些书注定是赚不了多少钱的,比如我们四川,诗人很多,诗歌很发达,但是出诗集,一般是赚不了钱的。我还在出版社工作时,有一年四川发行的诗集,全国最多,得奖诗人的作品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四川出版的,但这类型的书是不赚钱的。还有一些学术书籍也赚不了钱,我们可以用畅销书填补这部分的损失,而不能因为它赚不了多少钱就不出。我的思想很明确,出版是整体。”
李致总结道:“我始终认为,书籍虽然是以商品的形式进入市场,却还承担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般的商品,更不能把它当作营利的主要手段。”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新闻推荐
12月18日,一场名为“秀出美丽——感受生命怒放之美”的特殊作品展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内展出,参展的64件作品全部来自于院...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