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刘向春:工作可以退休 温暖的故事还将继续

宜宾日报 2019-11-11 00:52 大字

□本报记者 陈根

提起市委政法委的刘向春,认识她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对她赞不绝口。2020年,刘向春就要退休了,但大家都说,她乐观向上,干工作精力充沛,根本不像要退休的样子。

父亲,因公受伤成“植物人”住院十年;母亲,直肠癌去世;丈夫,患了鼻癌……一系列的不幸和打击没有压垮刘向春,反而铸就了她乐观向上的性格。

她从不向组织伸手求助,也不向单位同事和亲戚朋友们诉说心里的苦,相反,别人需要帮助时,她总是跑前跑后,里里外外帮忙打理。在单位上下,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长的,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刘大妈”。

坚守岗位 把平凡事做得不平凡

虽然已经临近退休,刘向春仍然忙碌着——组织全市政法系统文艺演出、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志愿活动、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刘向春总是主动承担、冲锋在前,她说,只要干得动,退休以后依然会发挥余热,为社会作贡献,让家乡更美好。

刘向春自1984年到市委政法委工作以来,无论是面对复杂的牵头工作,还是从事枯燥的办公室工作,她都“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在妇女工作中,她积极组织本委口妇女职工开展各项活动,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在全市妇女活动中,政法口妇女职工代表队多次获得表彰奖励,激励了政法口广大妇女职工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和生活热情。

在政治部工作期间,刘向春主动承担起市级政法口运动会、文艺表演等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热心为单位的老干部服务,解决他们在生活上的困难,得到老干部的拥护和爱戴。她负责的市级政法口关工委工作、中心组学习等工作均名列全市前茅,市委政法委还被省关工委评为“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被市委宣传部多次表彰。刘向春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先后获得省、市“三八红旗手”和“优秀妇女干部”荣誉称号。

乐于助人 同事眼中的“刘大妈”

在生活中,刘向春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儿,在工作中,她也是同事眼中的热心肠,总是给身边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现在大家都喜欢亲切地叫她一声“刘大妈”。

如今,刘向春年纪大了,工作中的重活、累活年轻的同事都很默契地自己扛上,不让她来做,可这样的情况被刘向春发现后,她反而要生气骂人,怪大家不拿事情给她做,说自己拿了单位的工资就该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做实。

“她有一副热心肠。”市委政法委机关党委书记李照萍,回忆起与刘向春共事相处的点点滴滴,感动地说,她刚到市委政法委工作时什么都不懂,是刘向春带着她熟悉相关业务,生活中更是对她关怀备至,如同自家的大姐。

令李照萍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自己因病住院需要手术,刘向春一直陪在李照萍病床前,给她喂水,帮她盯着输液瓶、清洗伤口血迹等,忙前忙后整整一晚都没睡,第二天早上李照萍醒来后,看见在病床前的刘向春已经靠在床边睡着了,在李照萍的劝说下,刘向春假装答应了她回家休息,谁知没过一会刘向春又精神奕奕地来到了医院,这次还带上了一碗热腾腾的荷包蛋给李照萍吃,让李照萍感动得潸然泪下。

李照萍说,“一个人一生中做一件好事容易,难得的是天天都在做好事,我们单位还有很多受过刘向春帮助的人。”

工作退休 做好事不能退

“明年我就要退休了,在政法委工作了35年,从以前大家嘴里的‘小刘’干到了现在的‘刘大妈’,我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每天处理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甚至不能按时下班,但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我都会认真对待,这样才能睡得安稳。”刘向春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甚至还有些笨手笨脚,但她坚信勤能补拙,在工作日常事务中,能一直坚持不打折扣、兢兢业业、耐心仔细才是最重要的。

刘向春说,退休后,她打算积极投身到宜宾市政法义工大家庭中,把自己的余热发挥到帮助他人、贡献社会中,在她看来,工作可以退休,人生不能退休。有关她的温暖故事还将继续下去……

新闻推荐

国家6G技术研发总体专家组成员、电子科大教授武刚:宇航员上天,一路可用 6G 上网

6G来了——科技部官网11月6日透露,已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的总体专家组,启动了6G技术研发工作。,国家6G技术研发总体专家组成...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