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如何实现川西北高原草畜平衡?

四川农村日报 2019-10-31 06:38 大字

□本报记者 吴平

10月25日,四川黄河流域暨川西北高原湿地保护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成都举行。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达旭在会上介绍,我国草原面积虽大,但人均面积小,特别是全国的人工栽培草地只占草原的2.1%,与发达国家的10%差距较大;近年来,草原超载率有所下降,但仍较严重。

有专家认为,减畜难、增草易。但其实在川西北高原,增草也不容易,商业化人工种草要发展,更要在牧民的转产转业上做文章,才能在生态和民生上取得平衡和双赢。生态自然条件限制人工种草要谨慎

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刚介绍,川西北所属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旱,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少,活力低,使有机残体分解速度慢,有效养分积累慢,几万年以上只形成20厘米厚的土壤。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由于海拔高,光照虽然充足,但积温不够、热量条件差,致使草的生产力低下。

据了解,人工种草有种种限制条件。最重要的是不能随意翻耕,生态优先是青藏高原保护的国家战略,未按照要求履行手续随意翻耕种草是违法违规的。

其次,不能种单一的草。研究发现,单一的人工种植多年生草地,第二三年可达高产,但第四五年又开始减产,没有后续的项目支持和很高的草地管理能力,最后其产草量甚至不如天然草地。一旦覆盖力下降,就可能形成风沙源,甚至越变越大。

“在川西北,由于雨水条件较好,只要植被盖度能达到70%—80%以上,一般不需要补播草种,主要用补肥的方式促进原生植被恢复。盖度在60%—70%以下,才需要补播草种。”刘刚介绍,并且一般是2至3种草搭配。

不翻耕也能播种,靠牛羊把种子踩到土里,或者采用免耕播种一体机。但现有的国产机器不适应高原的环境,一些种子“脱芒”不彻底,机器在下种时不均匀,有的地块多,有的少。

在土壤厚实、有水源且交通便利的草场,可以适当发展人工种草,但前提是解决好良种、良法推广,以及市场主体培育等问题。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首批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特邀监督员亮相

颁发聘书现场(记者黄晓庆)10月29日,在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召开的座谈会现场,首批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特邀监督员代表获得了颁...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