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老年大学遭遇发展瓶颈

老年生活报 2019-10-18 08:16 大字

[摘要]公立一支独大 民营境况尴尬

在刚刚过去的老年大学秋季招生季,老年大学受热捧的报道屡见报端:“老人凌晨4点就过来排队”“报名人太多,最后只好抽签决定”……然而,这些报道里提到的多是公立老年大学,相比之下民营老年大学却略显尴尬。有的民营老年大学是“黑户”,有的挂靠在某些机构名下,还有的连续多年亏损……

巨大供需矛盾凸显

许多老年人都有 “大学情节”。据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北京市东城区老年大学虽然开设的班级增加到了一百多个,但入学的名额仍然是一号难求。“新生5点多就来报名,最早头天晚上11点多就来排队报名。 ”据该校校长介绍,目前这所学校以老学员为主,新学员占比不到10%,由于名师授课且学费低廉,能进来的人不愿意轻易离开,老学员不毕业,新学员难入学。

比起适龄儿童的 “入学难”,老年人的“大学梦”因为“僧多粥少”矛盾更加突出。 “根据我国的人口结构,‘十四五’计划的五年间,老年人口的数量将达到峰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赵峥表示,以往我们对于老人继续教育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至于老龄潮来袭,巨大的供需矛盾凸显。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比上年增加85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7.9%。但国内面向老年人的教育机构有7.6万余所,包括远程教育在内的老龄学员共有1300万余人,仅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5%。老年大学入学缺口可见一斑。

民办大学境况尴尬

“近几年,各地老年大学热潮实际情况是,公办学校‘一家独大’、私立学校境况尴尬。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公立老年大学是财政拨款,学费只是象征性的几百块,有的地方政府甚至全部买单,教育教学方面有相关主管部门监管,这是民办老年大学所不能企及的。

调查发现,民办老年大学没有来自政府的财政扶持,全靠学费支撑,房租、水电、人工等成本任何一个元素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等多家媒体报道,通惠老年大学是四川省的一所省级民办老年大学。该校由于常年招生不足,连年亏损,为了谋求发展,转型为老年俱乐部,与旅行社合作涉足老年旅游等服务,跟当初的办学初衷已渐行渐远。

能存活并发展的民营老年大学多是接受了社会扶持。以民办非企业单位注册的四川成都高新区桂溪老年大学,多年来能够发展稳健,靠的是桂溪街道的财政扶持。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每学期报名人数约为5000人次,一年学费收入差不多百万元,但是成本经费就能达到180万元。没有街道的支持办学水平肯定会大打折扣。

政府需要补足短板

民办老年大学招生难、收费难是个普遍现象。“这和中国式养老方式密切相关。 ”赵峥说,“我们在‘一老一小’问题上历来是‘重小轻老’。 ”赵峥指出,我们国家老年人养老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九成老人以退休金为主。这一部分老人,多受传统观念影响,除了日常生活、看病、买药之外多数老人习惯攒钱,或为子女或为孙儿或以防不时之需,实际购买能力并不高。

赵峥指出,公办老年大学虽然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其收益往往无法覆盖成本,能提供的产品服务质量较低,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大;而目前专门从事老年人的康养、教育的民营机构比较少,且往往因为土地、房屋、税收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发展较为迟缓。

“未来政府需要把短板补起来,引导社会力量满足差异化需求。切实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赵峥说,政府在满足老人对于继续教育基本需求的情况下,继续加大财政补贴,对于民营老年大学减免税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满足差异化需求。 宋媛媛

新闻推荐

弘扬工匠精神 建设技能四川 第三届“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主赛场决赛10月28日在绵开赛

本报讯(记者李桥臻)10月17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10月28日至30日,第三届“四川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主赛场决赛在绵阳国际会展...

四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四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