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靖安司建立了区域国别研究中心 读《长安十二时辰》
今年夏天,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火遍全国,引起了观众对于长安城的兴趣,对于《长安十二时辰》小说的兴趣。据考证,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长安城的纳税人口将近二百万人[i]。故事背景设定未天宝三年(公元744年)上元节。长安城内琳琅满目的海内外商品,各种肤色的人员,祆教、景教、佛教、道教等不同宗教的文化,天南地北的美食,一切都在宣扬着大唐的繁盛富足与开放包容。然而,在这个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的城市里,一场可能引起城毁人亡的危机扑面而来。
为了应对危机,朝廷成立了靖安司,统摄长安城的贼事策防。本来抓捕行动按计划顺利进行,然而卧底崔六郎被识破灭口。紧急抓捕中,一名狼卫成功逃脱,一切线索中断,反恐行动陷入了停滞。为了破解危局,司丞李泌急需取代崔六郎的人选,可是唯一合适人选——张小敬——却是一个代罪等死的囚犯。
以当前区域国别研究的视角分析,长安城时一座汇集了诸多文化、不同种族的国际化大都市,唐文化有自己固有的特点,外来文化各有各的不同,相互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而张小敬经历了十年安西都护府的军旅生活和九年长安万年县不良帅的都市工作经验,是一位具有朴素的区域国别研究素养的人才:
首先,张小敬熟练的掌握了突厥语。在祆教祠围堵狼卫桥段,文中写道“张小敬跨步向前,走到祠堂阶前,居然说出一口流利的突厥语。”外语是沟通的工具,是打开相关文化大门的钥匙,张小敬在危急时刻用突厥语与对方沟通,既便于对方理解自己的意图,同时又是一种直接的震慑。当今世界不乏血淋淋的教训,9·11事件之后,美国发现其整个政府体系会说普什图语(阿富汗最大的一种语言)的不过二三人,阿拉伯语程度良好……的美国外交官为数寥寥……布什宣布了一项名为“国家安全语言倡议”(NSLI)的计划……拨款1.14亿美元实施该计划[ii]。
其次,张小敬有十年的“田野考察”经验,了解相关的异域文化。安西都护府本就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多种文化碰撞且军事冲突侵扰的地区,张小敬在此处的长期生活,亲身感受到了不同的文化。奥兰多·费吉斯认为:“文化并不仅仅是由艺术作品和文学词语构成的,它还包括不成文的规矩、符号和象征、仪式和姿态,以及一种普遍情感……丰富人们的内心生活。[iii]”从费吉斯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理解文化的含义,张小敬虽然没有对于文化进行理论的概括和升华,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得心应手,收放自如。他在逼迫突厥狼卫投降之时,诛心的手段即抛出他了解“突厥狼卫隐秘仪式”这一文化,成功引起了狼卫的恐慌和不安;在谋算拉拢祆教大萨宝时,他把祆教“三善三恶”理念、“正神马兹达”“躬燃纯火”等通通告诉了贺知章,最终成功争取到了大萨宝的真诚合作;在逼迫曹破延吐露线索时,他敏锐的发现了曹破延被剃去顶发的细节及这一现象背后的意义,指出了“只有阿史那家的贵人才有资格惩罚狼卫”这一关键点并剖析了整个事件的隐情,使得曹破延指认出了关键人物。
第三,九年的万年县不良帅工作经验,张小敬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破案经验和长安城的社会研究经验。虽然文中没有直接对其九年工作进行追述,但是在他寻找“阙勒霍多”的过程中,能敏锐的分析敌人留下的蛛丝马迹,根据线索找到合适的专业人士进行解惑,使案子的侦破进程不至于耽搁。如,在验右杀贵人的尸体时,张小敬指认出了造成尸体上伤疤的武器种类以及根据老茧等一系列细节判定了尸体的身份地位。在追寻鱼肠的过程中,他仅凭一些鱼肠掉下来的竹片就联想到了靖安司所存证物以及顶级的专业的匠人,最终得到了期望的答案。
第四,张小敬填补了长安城知识储备的空白。“我在西北当兵时,曾见过一种水。它从岩缝里流出来,表面浮着一层黑油,手感粘腻,跟肥肉油脂类似,所以叫作石脂。……得用秘法炼制,再拿点燃的著有或蓖麻油去引——一旦点着,不死不休。”因长安城内对于石脂的认知仅限于可以制墨,张小敬将自己在边疆的见闻当作奇闻无意识的讲给了徐宾。结果在查询阙勒霍多的关键时刻,帮了大忙。
第五,张小敬有家国情怀。文中他不止一次的表达了“我是为了长安百姓”的观点。且在宰相希冀夺取靖安司权力的过程中,他遭到全城通缉都没有接受葛老送他出城、远离是非的建议,义无反顾的回到自己的工作中继续追寻阙勒霍多。
综合上述五点内容,张小敬基本具有了当下处于讨论之中的区域国别研究所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过吊诡的是,他同时还是一个杀死上司的死刑犯。一场毁灭长安的惊天阴谋,能阻止它的只有一个人,而这个人确是触犯刑律的死刑犯,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诚然,文学作品需要制造矛盾和冲突,刻画张小敬这个矛盾的统一体,塑造其悲天悯人、大爱无疆的英雄形象,以推动波澜壮阔的情节向前发展。但是,并非任何时候、任何事件都可以像小说中所描绘的情节,按部就班的取得圆满结局。
所以从常理出发,靖安司在创立之初,即应展开区域国别研究,因为在天宝年间的盛唐时期,虽然歌舞升平,但是危机四伏。
首先,综合国力强盛,经过长期的战争,威胁国家安全的突厥已经一蹶不振。海晏河清,四海升平。丝绸之路贸易发达,各种异域货物齐集长安城。对于如何构建突厥没落之后的国际秩序、提高贸易水平、扩大贸易范围,应该有一个具体的研究考量和规划方案。
其次,长安城中居住着不少外国人,波斯人、大食人、日本人、突厥人等等。不同文化的涌入,对于行政是一项挑战,但是对于进行区域国别研究却是绝佳的研究素材。不同的文化与种族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缺乏相互之间的了解和理解,容易产生冲突和灾难。小说中的阙勒霍多所引起的连环性质的杀戮就是血淋淋的证据。
再次,唐帝国的繁盛,长安城的富庶,有充足的经济实力资助人才到边疆甚至是对象国/区域去游学。既可以增长相关人才的知识储备,完善唐帝国的知识结构,又可以加强沟通与交流,将灾难消灭于无形。
最后,靖安司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书中提到了靖安司不分胡汉,均是从各单位选拔的顶尖人才。这些人才或是记忆力过人,或是精于与外国人/外族人沟通,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只是这些人才所储备知识有些单一且不具备系统性、理论性,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总之,若靖安司有成体系的区域国别研究中心,批量培养出了相关人才,那么长安城或许就不会陷于十二个时辰、安危系于一人的紧迫危机了。
参考文献
[i] 《撒马尔罕的金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美] 薛爱华著,吴玉贵译
[ii] 《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任晓
[iii] 《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四川人民出版社,[英]奥兰多·费吉斯著,郭丹杰,曾小楚 译
新闻推荐
(记者周嘉)近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江姐故居开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廉政教育集体宣誓活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参建单位负...
四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四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