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地震之后房子也能“救人”

兰州日报 2019-10-17 02:24 大字

在地震之后,灾难已经发生,最实际的只有想办法进行营救,尽可能地减小受难。“临时建筑”,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坂茂的“纸管建筑”

很多人对2014年普利兹克奖印象深刻,获得者是日本的建筑师坂茂,表彰他“在救灾工作中表现出对人道主义事业的执着”。坂茂的看家本领是“纸管建筑”,相比起来便宜也单薄的帐篷、或搭建费时花费高的混凝土建筑,十几年来,坂茂的纸管建筑不断地为各处灾区带去一线生机。

坂茂的纸管建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它的可循环特性。这种纸筒,原理是以一卷卷的再造纸,吸饱胶水,再以铁管为轴心,卷出厚度可达29厘米的纸管,可按需要制作成不同直径、厚度、长度的筒状支柱,作为建筑物的结构及屋顶。在坂茂多年的摸索之下,如今他的纸管建筑被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包括纸展馆、纸教堂、纸图书馆甚至纸桥梁,此外便是国际人道救援的救灾应用,从1994年土耳其大地震、2001年印度大地震,到2008年四川大地震建造临时小学,这些纸管建筑,也成为灾难之后“复活”生活的一种实现方式。

防弹防火的多用临时屋

不费一钉一木,只需要空气和水(甚至海水也行),即能兴建一个防弹防火的建筑物。最大型号为54平方米,可容20人居住,兴建时间只需40分钟。它的基本原理是一个现代版的帐篷,结合混凝土与帆布,洒水后显得异常坚固,除了能抵住暴雨及极端日夜温差,它还能防火防震,比帐篷更坚固,更能保护个人财物。CCS工程师表示,CCS最大优点是寿命长,即使灾民搬离后,也可用作半永久的储物库,不致被丢弃。可做永久居所的临时圆顶住宅

用沙包筑成的堡垒,早已获联合国认可,用于灾难临时建筑。这一方式发明者是NaderKhalili,有“大地的建筑师”(EarthArchitect)之称。NaderKhalili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他的沙包土墙建筑“Supera-dobe”,构思可追溯自上世纪80年代,Khalili先生受邀为美国太空总署在火星和月球上设计人类居所。简单来说,就是将充塞着泥土的椭圆形塑料袋,绕成一个又一个的圆顶土屋,原理类似爱斯基摩人居住的雪块圆顶建筑,若每一圈上装上有倒刺的铁丝,并涂上当地防潮的灰墁,可变成永久居所,更能抵御地震。

新闻推荐

宝轮中学 家校合作育栋梁

本报讯(蹇利苹)近日,宝轮中学召开了2019年秋季学生家长会。此次家长会分为全校学生家长会和在班级学生家长会两部分,高中部全...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