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不创造奇迹就不是川威人”

内江日报 2019-09-19 06:50 大字

上世纪90年代初的川威厂区 (受访单位供图)

交流探讨 (受访单位供图)

川威集团炼钢车间 记者 王斌 摄

讲述人:江勇

江勇,1982年出生,炼钢高级技师、炼钢工程师,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表、四川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现为四川省川威集团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炼钢厂转炉车间副主任兼炼钢总炉长。

背景:

川威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29年的刘文辉的兵工厂,已有90年历史,是四川冶金工业的鼻祖。目前,川威集团是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已连续13年位列中国500强、四川省100强企业,是中国西南最大、离成都最近、可辐射川渝两地、品种最齐全、服务最优的绿色建筑集成制造商,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拥有从建材原料开发、建材生产、集成建筑研发设计到文化旅游建筑开发、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的企业集团。江勇是川威集团拼搏奋斗的代表之一,他经历了川威生与死的艰难突围,见证了川威的发展,为川威作出了一名钢铁人应有的贡献。

◇本报记者 刘小玲 整理

我见证了川威的快速发展时期

2001年,我大专毕业后进入川威炼钢厂,成为了一名炼钢工人。近20年来,我见证了川威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新中国成立70年来,整个钢铁行业的发展变化非常巨大,我们基层钢铁厂的变化也是迅猛的。听老一辈工人讲起,威远钢铁厂在1949年以前的20年,由于受国内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的影响,发展缓慢,累计产铁不到5000吨。

1978年后,威远钢铁厂沐浴着改革春风,自力更生抓发展,改造了高炉、转炉、电炉、轧钢、余热发电、氧气生产等十多个项目,生产由半机械化向机械化迈进,1980年、1985年、1987年,先后在四川省地方钢铁企业中率先突破年产钢5万吨、10万吨和15万吨大关,成为全省钢铁工业的一面旗帜,1986年被列为全省100个大中型企业之一。

从2002年到2012年,钢铁行业经历了“黄金十年”,川威也在这期间迎来了大发展。我记忆深刻的是,2003年,川威集团为每名职工发了一个保温杯,上面写着“纪念川威集团月产突破10万吨钢”。

2017年,川威集团产能迈上500万吨钢、1万吨钒的崭新台阶。2018年,炼钢厂实现了“一键式”智能炼钢,实现由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持续优化。如今,川威月产已突破40万吨,一分钟就能产10吨钢以上。

我与川威共成长

18年的炼钢经历,从最艰苦、最基层的炉前工,到主控室里的“掌舵手”,再到车间的管理者,我熟悉炼钢的每一项工作。在见证企业发展的同时,我也在不断成长。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技术和知识的重视,让我们产业工人有了更大的舞台。川威集团也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为我们技术人员创造了机会,让我们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2008年,是川威提出“钢铁川威”向“钒钛川威”转型的关键之年,企业为我们提供了研发新技术的保障和平台。我参与制定了《提钒炼钢工艺方案》,摸索出了一套适合炼钢厂提钒生产的新模式,实现了钒渣生产的技术突破。在经过十余次试验后,长达半年之久的技术难题终于被“拿下”。在当时,炼钢厂生产出的钒渣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目标要求,月产钒渣6200吨以上,为集团公司年创造效益3000万元以上。目前,川威提钒冶炼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2年底,川威集团成立了首个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是当时全省仅有的4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之一,目的是利用工作室进行技能传承、经验交流和技能创新。作为负责人,我有机会与技师团队成员同台竞技,共同进步,曾做到了全年无化学报废和热停机,创下了炼钢厂历史纪录。目前,工作室已培养出中、高级工和技师共计70余名,这一批“技能大师”,也成为川威钒钛科技的人才支撑。

正是川威的培养,我才从一个毛头小子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我还光荣地成为了全国人大代表,代表行业人员参政议政,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推出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中国一分钟》微视频,我有幸与大熊猫研究员侯蓉、采油地质工孙雨飞、空军许利强等人出镜,用数字展现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速度。

不创造奇迹就不是川威人

2014年,钢铁行业遭遇寒冬,钢铁企业纷纷陷入亏损境地。原本挺进在“钢铁川威”向“钒钛川威”转型路上的川威集团也未能幸免。

记忆最深刻的是,2014年7月3日晚,集团董事长王劲连夜从成都赶回公司,接连召开管理骨干会议和员工代表大会,宣告川威集团面临危机,进入司法重整。

这时候,虽有小部分人离开了,但我和大多数川威人一样选择留下,与川威同生死共存亡,我们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川威一定能够站起来。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把好质量关,在人员紧缺的状态下,本来已脱产的我,又再次回到炼钢一线干了两年。

在各方的支持与帮助下,在川威“壮士断腕、断臂求生”的勇气下,川威没有让大家失望,不仅从生死边缘站了起来,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好,甚至在2018年创造了建厂以来的历史最好业绩。

即便在最艰难的时期,川威也依然持续投入环保资金2.6亿元,共计实施32个重点环保提升项目,顺利通过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等近百次各项督察。

也正是彻底的环保转型,让川威得到“重生”。以传统钢铁冶金起家的川威,利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这一项目,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与企业转型升级紧密连在一起,也使企业实现了一次彻底转型。

“钢铁川威”向“钒钛川威”的成功转变,使川威从过去的高能耗、高排放实现负能炼钢的转变,实现清洁化、能源化、大型化、智能化炼钢突破,且排放标准远低于国家标准。

记得我刚来的时候,到处灰尘弥漫,浓烟滚滚,大量工人要到现场,还没到下班时衣服就已湿透。而现在,中央控制室内一尘不染,大多数工人可以坐在里面享受空调,只需通过操作电脑和监测各项数据,就能炼出一炉合格的钢水。

如今的川威工业园区,所到之处,所见之人,让人无处不感受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森林式”的新厂区干净整洁,红花与绿树相映。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布局整齐的装置建筑、宽严相济的现代管理、热情洋溢的职工笑容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川威人不仅工作环境越来越好,精神面貌越来越好,收入也大幅提升,有些甚至翻了几番。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把川威的事做到极致,实现大川威、强川威。不创造奇迹就不是川威人!”川威集团领导在2018年年会上铿锵有力的讲话,时刻在我耳边响起,难以忘怀,激励着我向前进。

只有企业发展起来了,我们才有更好的成长平台。站在新的起点上,为了实现百年川威的梦想,集团还专门成立了经济研究所,为未来十年转型发展进行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面对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扬川威精神,把创造奇迹当成习惯,把追求卓越变成常态,以梦为马、扬鞭奋蹄,用今天的努力铸就明天更加壮丽、灿烂的辉煌!

新闻推荐

第七届四川农博会9月26日开幕 阿根廷为主题国

本报讯(记者张明海)9月18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七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将于9月26日至29日在成都中国西...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