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今日四川> 正文

每一个走上战场的士兵 都有一位等他回家的母亲

澎湃新闻 2019-08-16 20:38 大字

生命是这样耀眼

        和平是这样美好

-----《他和我的东瀛物语》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这一天,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国。

        迄今,距抗日战争胜利已过去74个年头,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战争的阴影也渐渐散去,但70多年前为国家和人民自由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不应该被忘记。他们曾经用青春与生命,为国家及人民开辟出一条通往独立自主、繁荣昌盛的道路,却大多没能亲眼见到他们当年守护的祖国如今正日益强大。1945年8月10日晚,日本投降的非正式消息传至重庆,市民奔走欢呼

图片来源《二战纪实影像图典》中国卷

可能有人认为,时代在进步,人要向前看。但属于我们不屈的脊梁不能弯,国耻不能忘。就如网络上流行的一段话所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无数的革命英烈就是那群在历史中负重前行的人,他们大多人在战场上拼搏至最后一刻,也没能回家。

“妈妈,我回来了”

“每一个走上战场的士兵,都有一位等他回家的母亲”,这是“老兵回家”活动发起人、止戈传媒创始人孙春龙所著《没有回家的士兵》封面上的一句话。每次读到都倍感心酸,在那个国难当头的年代,奔赴战场的青年们,义无反顾,凯旋之时亲人可能早已天人永隔,有多少母亲能真正等到自己的孩子荣耀归来。

        在母亲坟前抹泪的抗战老兵 李锡全

“妈妈,我回来了”。

2008年,89岁的李锡全来到母亲坟前喃喃自语,但早与泥土融为一体的妈妈却再也听不到了。

70年前,19岁的李锡全告诉妈妈要去当兵,正值青春年华的他毅然奔赴战场,出征前夕母亲拉着他的手再三叮嘱,“出去打仗要机灵点,一定要早点回家”。这一去,竟是70年。到了战场,他还时常写信告知母亲,“等战争胜利了他就会回家”,不曾想到再见之时,母亲已是一捧黄土。

抗日战争中,不知有多少母亲日夜翘首企盼,出征的孩子能早日平安归来。不知她们是否常在梦中轻抚孩子脸庞,也许到最后只能带着满心的思念与担忧而去,那一句日盼夜盼的“妈妈,我回来了”,等到弥留之际,却依然没有听到。

他们,曾是少年

时间过去如此之久,无数战争画面被埋藏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大部分人也许已将它遗忘,但依然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在历史的河流中打捞起点点滴滴的碎片,将它们拼凑还原,让人们目睹战争的真实与残酷,铭记历史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国家受难之时,举国上下,男女老幼挺身而出。让人过目难忘的,是《二战纪实影像图典》中,那无数张稚嫩却坚毅的脸庞。他们用年幼的肩膀背负起家国重任,当仁不让地扛起保家卫国的钢枪。

1944年11月23日,这名少年名叫李占宏,刚刚年满13岁,脸上依然稚气未脱,但彼时他已在部队服役了两年。图片来源《二战纪实影像图典》中国卷

1938年夏天,名叫优万才的15岁少年士兵,在中国增城被日军逮捕,他身上背负着子弹、水壶等重物,年幼的脸上流露出坚毅。 图片来源《二战纪实影像图典》中国卷

1938年汉口,年仅十几岁就全身戎装的少年兵,坚定不屈的眼神,诠释着保家卫国的信念。图片来源《二战纪实影像图典》中国卷

巾帼不让须眉,接受军事训练的广东女大学生,谁说女子不如男,家国存亡之际没有弱者。图片来源《二战纪实影像图典》中国卷

汉口战争孤儿组成的卖报队伍,在三天内义卖了106元,捐给政府作购买子弹之用,他们没走上战场,但也在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抗日斗争提供帮助与希冀。图片来源《二战纪实影像图典》中国卷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在为国家战斗着,他们的故事大多都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历史打捞人张海星历时六年搜寻出近5000张二战罕见照片,编著《二战纪实影像图典》,让这些英雄的故事得以走进读者的视野。

老百姓筑起“抗战生命线”

被历史尘埃所掩盖的远不止这些珍贵的图像,还有那些在抗战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血脉枢纽,滇缅公路就是其中之一。

        1938年,日本侵华战争进入第二年,日本铁蹄在几乎没有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半个中国和所有的沿海港口,为了给抗战前线运输军需补给,当时的中国政府下令修建昆明-缅甸的国际运输通道,并于当年8月通车。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抗战时期中国生命交通线的"滇缅公路",也叫史迪威公路。

        倘若没有熟读过这段历史,估计很难想到这条公路80%以上是依靠老人、妇女和儿童所修筑完成的。勤劳朴实的中国人民在缺乏施工机械的情况下,用双手筑造出的交通大道,破灭了日本妄图占领中国的梦想。

时隔81年,公路仍在那里,物景已昔。但这条路依然通往历史,它对于自由与进取的意义,与那段历史一样厚重,不应被忽略;那些被杂草淹没的道路里,流淌着一种精神,呼唤着每一个人内心向往自由的原始激情。

由于一些重大史料的匮乏,导致公众对滇缅公路的认知与滇缅公路在抗战史上的地位和价值远不相称。关于滇缅公路的历史叙事不仅缺乏一部“史记”,甚至连构成其基础的原始材料也为数寥寥。

华人作家蒋彝不断搜寻国内外关于滇缅公路的第一手资料,编写了《亲历滇缅公路》丛书,以中国西南两个家庭为切入点,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修筑滇缅公路的艰苦历程。

揭开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让众人重返历史现场,重新认知滇缅公路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一位侵华日本兵的忏悔与救赎

随着越来越多的珍贵影像及史料问世,70多年前那段战争的残酷与事实,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抗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犯下的侵略罪行。尽管赤裸裸的证据摆在面前,日本仍不愿意承认侵略事实,甚至不惜篡改教科书,歪曲历史传输给年轻的一代。

每年8月15日,看到日本政要到靖国神社里去参拜,我都气愤不已。

那些像东条英机一样的战犯,有什么资格被参拜?尽管我也如他们一样,曾是一名日本鬼子兵,在中国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我活着,就是为了忏悔与救赎。

值得庆幸的是,依然有一部分日本反战人士,正视历史,敢于为自己国家的侵略暴行道歉,忏悔。元山俊美就是反战成员中的一员,出生于日本江津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曾梦想上大学当一个政治家的他,却被一场天灾破碎了大学梦。无奈转至火车司机学校半工半读,就在准备考取蒸汽机车司机执照时,一张征兵令沉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40年,19岁的元山俊美被征召入伍,被迫成为了日本侵华士兵中的一员。元山俊美考上火车副司机制服照

在元山俊美的妻子元山里子所著的《他和我的东瀛物语---一个日本侵华老兵遗孀的回忆录》中,记录了元山俊美在中国战场的五年,从开始对战争的迷茫、疑惑,到之后见证日本侵略中国的暴行,那并不是一开始日本军官所说的建立“东亚共荣,造福中国”,而是造孽。元山俊美在哈尔滨日本关东军铁道部队服役

他曾经被派驻到冷水滩据点,因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善意和无辜,偷偷释放了自己看管的四名中国游击队员,也得到他们以一壶中国老酒干杯作谢。

1945年1月,元山被分配到洞庭湖运输队,日军强行征用了当地的木船通过湖上水路来运输军火,在“押运”任务中,他们的船队被游击队突袭,元山因曾经善意对待船夫而被船老大所救。从那一刻起,虽身着日军军装,他的内心,却不再愿意与中国人为敌。元山俊美在湖南河边回忆被中国船老大救命的往事

战后,元山俊美加入日本共产党,成为坚定不移的反战人士和无产阶级社会活动家,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揭露731部队罪行、反对右翼篡改历史教科书、反对参拜靖国神社,终生为反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0年,已是耄耋之年的元山俊美在湖南文明铺捐献种植了200棵樱花树,以此表示对侵华战争的忏悔,祈祷中日永远友好和平。

2002年,元山俊美去世。他的遗愿,是看看那些盛开在湖南土地上的樱花。元山俊美、元山里子伉俪

他的中日混血妻子元山里子,记录下元山俊美一辈子的生命道路,也反映了日本二战前后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在战争中,受苦受难的都只会是普通民众。

和平才是众望所归

生命是这样耀眼!和平是这样美好!无论在哪个时代,和平始终是众望所归。

点击上图购买文章推荐书目

        参考资料

        [1]孙春龙.没有回家的士兵[M].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2017.

        [2]【日】元山里子.他和我的东瀛物语:一个侵华老兵遗孀的回忆录[M].花城出版社:广州,2019.

        [3]张海星.二战纪实影像图典[M].重庆出版社:重庆,2015.

        [4]余戈.亲历滇缅公路总序[Z]. 北京: 天地出版社,2019.

        [5]杨旭东.不能忘却的悲壮与荣光——著名学者戈叔亚谈滇缅抗战[J].云岭先锋,昆明:行政事业单位类,2015.(第9期):38-39.

        [6] .生命就是寻找道路 | 一个日本侵华老兵遗孀的回忆[Z]. 广州: 花城出版社,2019.

选题策划:娜吒

编辑:松乙

龙哥的战场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2019四川国际航展无人机展区全面升级 将上演高端无人机对抗赛

(记者姚金帮通讯员孔继红实习生王艺涵)2019四川国际航展即将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举办。本届航展主要包含4个板块,其...

四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四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